首页
>今日武威>武威要闻
为了“让老百姓幸福”
——“十三五”期间武威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综述
为了“让老百姓幸福”
信息来源: 武威日报 作者:徐永盛 甘曜毓 发布日期: 2020-11-03 08:42 浏览次数:

开栏的话: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回顾总结、全面报道“十三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积极为做好全市“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持续助力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建设,彰显党媒的时代责任和使命担当,从11月1日起,市新闻传媒集团组织开展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开设“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辉煌‘十三五’ 奋进‘十四五’”栏目,敬请关注。


金秋武威,瓜果飘香。

2019年8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甘肃,专程前往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古浪县八步沙林场视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任何事业都离不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只要共产党员首先站出来、敢于冲上去,就能把群众带动起来、凝聚起来、组织起来,打开一片天地,干出一番事业!

巍巍祁连山下,苍茫腾格里间,响彻着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牢记总书记嘱托,武威市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尽心竭力为老百姓谋幸福,绘就了一幅党旗飘扬美如画的新时代长卷。

一个科学谋划的总体发展思路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

这是我市群众耳熟能详的一段话。

这是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科学研判提出的总体发展思路。

从一段话语表达,到一种广泛共识,这一发展思路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我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面对政治生态、自然生态和经济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形势,武威如何谋求到一条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绿色崛起的发展之路?

问题就是最好的答案。

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坚持学深、弄懂、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内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负重爬坡,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开拓创新!

科学分析市情。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毋庸置疑,武威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机遇期、决战决胜脱贫的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

端正发展理念。市委、市政府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要求,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证,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

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上,市委、市政府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提出了“三个更要注重”“三个有利于”“三个统筹”的原则。既要注重当前、更要注重长远,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既要注重经济发展、更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坚持改革和发展的一切工作都要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增加城乡群众收入、有利于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坚决摒弃单纯求规模、重速度、拼资源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在具体实践中,我市坚持谋划项目必须进行必要性、可行性和合规性“三性”论证,充分考虑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和生态保护,坚决杜绝带污染、高耗能高耗水、“冒黑烟”的项目。

在管理和落实中,我市完善考核机制,在年度县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业绩考核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得分权重,取消对相关县GDP等经济指标考核。

理论上的清醒源自政治上的坚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一个科学的发展思路清晰而出: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旗帜下,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是全局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是努力奋斗的宏伟目标。

围绕总体思路,市委四届四次全会提出,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打造武威经济升级版;聚焦发展动能,锲而不舍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聚焦富民强县,强化产业支撑,做大做强县域经济;聚焦全面小康,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生态优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聚焦宜居宜业宜游,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改善人居环境;聚焦民生改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绿色,是发展的底色。富民,是发展的要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总体思路,把造福武威人民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尺,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符合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更加切合武威实际,更加契合群众意愿。

一套从严治党的“组合拳”

2020年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市立即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一个个专责工作组相继成立,一项项工作机制陆续出台,一条条措施密集实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全市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

1月26日,市委组织部发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倡议书》,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这场硬战,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声令下,7万多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把“大战大考”作为初心使命之考,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筑起了疫情防控的“红色长城”。迄今,全市未发现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病例,保持着零疫情的成果。

随着疫情形势持续向好,我市不失时机按下发展“重启键”,全力复工复产,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提振发展信心。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争取把因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因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时间丈量着发展进度,也标示出攀登高度。上半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有9项指标增速列全省前五位,6项指标增速列全省前三位,其中二产增加值、全部工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等4项指标列全省第一位,创历史最好水平。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不只是疫情防控和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大气污染防治、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项项重点工作,都是对各级党组织的重大考验,是对党员干部的一块块“试金石”。面对叠加的大战大考,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交出的是一份份亮眼的答卷。究其原因,是全面从严治党强堡垒、党建引领谋发展结出的累累硕果。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要切实加强政治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努力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结合武威实际,掷地有声地提出,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推动主体责任体系向基层延伸,逐级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为全市绿色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作风保证;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贯彻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上下级关系、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党管意识形态工作;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改革发展的新作为;要树立“群众至上、实践第一、大抓基层、从严从实”干事创业的“四个导向”,打造担当尽责的干部队伍,选出好导向、用出正能量;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要严格廉洁自律,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做到自身正、家人廉、身边清。

从市委四届四次全会,到四届五次、六次、七次,直至市委四届十三次全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以贯之的主题。守正创新中,我市全面从严治党打出了一套完美“组合拳”——

点亮信仰灯塔,践行初心使命。面对一道道“党建考题”,我市始终把讲政治摆在党的建设首要位置,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筑牢思想根基,高扬信念之帆,把牢思想之舵,以坚强党性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为推动政治建设落实落地,我市突出政治标准,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制定出台《市管县级干部推荐提名考察办法》,细化完善干部选任操作流程、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操作规程。充分利用领导班子分析研判结果,及时选派优秀干部到基层一线和关键、吃劲岗位培养历练,着力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至目前,县区党政领导班子中40岁左右县区党政正职和年轻干部、女干部等配备数量和各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中35岁左右干部配备数量均达到配备要求。

我市始终坚持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培训,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业主课。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示范培训班等52期,集中轮训县级干部7405人(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视察古浪县八步沙林场重要指示精神,有序推进八步沙干部学院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承办各类培训班848期,培训学员2.01万人(次)。

思想建党的成果要靠制度治党来保障和巩固。我市不断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坚持依规治党,建立健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体制机制,健全党管干部、选贤任能制度,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建设考察长效机制,完善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内学习教育和思想政治建设环环相扣,教育引导全省广大党员干部锤炼了党性修养,拧紧思想政治上的“总开关”,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十三五”期间,我市持续用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全面加强基层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构建大抓基层的政策体系。制定出台《关于贯彻从严治党方针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党委(党组)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关于落实县区党委书记管党职责的意见》等文件,建立党建联系点、党建指导员和“三单一账”、月督查、季调度、年评议等制度,把基层党建工作列为领导班子考核、干部实绩评价重要内容,强化结果运用,倒逼各级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聚焦主责主业抓党建,为全面加强基层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筑牢基层“红色堡垒”。围绕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化政治功能,全域化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四抓两整治”,实施先进引领、后进转化、中间提升“三项工程”,培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先进党支部150个,5年累计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1197个。

——锻造基层骨干力量。注重从选、育、管、用等多方面着手,着力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积极推行村书记、主任“一肩挑”,目前全市“一肩挑”比例达到77.98%。落实事业编制,从民生项目人员中选聘行政村专职化党组织书记278名,推行“一村一大学生文书”计划,在全市1049个村配备了大学生村文书。

——补齐基层公共服务短板。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正常增长机制,将村级办公经费标准分别从2016年每村每年2万元提高到5万元,将村干部报酬从每人每年1.6万元提高到3.6万元,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离任补助等政策,激励村干部担当作为。大力实施村级活动场所改造提升工程,2020年对305个“危旧小”村级活动场所进行“清零”,全市所有村级活动场所规范达标。实施党建引领“富民强村”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攻坚行动,确定88个村作为中央和省级财政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试点村,带动所有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用“政策红利”激励人,用暖心关怀留住人。“十三五”期间,我市先后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等文件,切实做到政治上激励干部、工作上支持干部、待遇上保障干部、心理上关怀干部。上半年,我市制定出台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考察识别领导班子和干部的“八条举措”,对26名党员干部及时选树典型,对13名政治站位不高、思想麻痹大意、工作作风不实的镇村党员、干部分别给予免职、党内严重警告等处分。此外,还委托省委组织部及相关单位对2022名重点抽查对象、397名随机抽查对象个人有关事项进行核查。全面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严格落实武威市选拔任用干部廉政审查规定,严防干部“带病提拔”。

回首向来风雨路,初心如磐谱华章。

回望“十三五”,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以坚定态度和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方面强化系统思维,坚持一体推进,着力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创造了全市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

一种凝心聚力的新时代武威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八步沙林场时指出,新时代需要更多像“六老汉”这样的当代愚公、时代楷模。要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激励人们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2019年9月21日,由市委和兰州大学联合举办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与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精神学术研讨会在武威举办。与会专家学者提出,要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内涵,进一步挖掘提炼八步沙“六老汉”当代愚公精神的时代价值,激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以生态报国之志,更加积极地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为构建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出应有贡献。

2019年11月3日,市委四届十次全委会作出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武威的决定》和《关于将八步沙“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当代愚公精神作为新时代武威精神的决议》,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时代楷模”古浪县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众矢志坚守、接续奋斗的创业精神,不畏艰难、实干苦干的拼搏精神,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任劳任怨、担当作为的奉献精神,奋发有为、干事创业,在新时代有新担当新作为。

八步沙,是武威大地上一片普通的土地。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是武威大地养育的一群普通的农民。但因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这里创造了感动中国的绿色传奇,书写了“时代楷模”的不朽篇章。

这是八步沙治沙人的荣耀,更是武威人民的荣耀。这是奋斗的幸福,亦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硕果。八步沙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郭万刚说,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八步沙的今天;没有党建引领,就没有八步沙的绿色。

红色信仰,铸就绿色丰碑!

2020年8月2日开始,郭万刚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八步沙干部学院兼职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八步沙林场后,前往八步沙林场的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走进八步沙,大家都会请八步沙的治沙人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开沟治沙的眼窝子沙讲述当时激动人心的场景。刚开始,郭万刚的讲述更多的是介绍,随着学习参观的人数越来越多,尤其是来这里开展主题党日的机关单位数量陡增,八步沙治沙人开始着手整理林场发展的历程和资料。于是,郭万刚开始在眼窝子沙讲党课。“党课讲得好,八步沙精神就弘扬得好。但总觉得理论有所欠缺。”郭万刚说。

恰逢其时,省委组织部为传承和弘扬八步沙精神,于2019年10月批准建立八步沙干部学院。我市将其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成立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举全市之力推进学院建设。

成立伊始的八步沙干部学院围绕“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绿色生态发展教育+脱贫攻坚实践教育”的主题,分模块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特色课程和基础教材,运用理论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等方式,面向省内外党员干部开展特色党性教育,全面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作为八步沙干部学院的兼职教师,我将用八步沙治沙人的亲身经历,讲好八步沙故事,传递好八步沙精神,让学员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郭万刚语气坚定。

忆当年,郭万刚站立在风沙线上曾经说到:“黄沙不退人不退,草木不活人不走。”40年过去了,他们历尽艰辛,誓让沙海变花海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而支撑他们前行的,正是“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精神。

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朴实而豪迈,坚定而铿锵。这是武威人民不可多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市正处于各项事业发展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特殊阶段,八步沙“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新时代武威精神,无疑是一剂“强心剂”,鼓舞更多的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奋发有为争创佳绩。

在新时代武威精神的感召下,武威大地村村都是八步沙,人人都是“六老汉”。每个人都在用心地经营着美好的家园。

在新时代武威精神的感召下,生态保护“亮”出了“新色彩”,脱贫攻坚“写”出了新篇章,改善民生赋予了新温度,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建设持续推进。

一条绿色发展的生态扶贫双赢之路

2019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要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千百年来,祁连山一直是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是武威人民的“母亲山”。在南部祁连山高深山区,生活着武威市18个乡镇198个村的30多万农民群众。但是,因为基础条件薄弱,生态环境恶劣,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饮水难、就业难、增收难成为山区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里的贫困人口占到了武威贫困人口总数的21.6%,贫困发生率高达37.25%,是武威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和重中之重。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矛盾突出,成为武威市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思路决定出路。为从根本上破解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的矛盾,“十三五”期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和“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指示精神,举全市之力实施党建引领促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努力探索出了一条高深山区贫困群众易地搬迁脱贫致富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在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的榜样感召下,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和群众齐心协力防风治沙。风沙危害得到有效遏制,全市荒漠化程度由极重度向重度、中度和轻度减缓,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转变。北部沙区的生态治理,为古浪县实施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奠定了基础。党的十八大吹响脱贫攻坚号角后,重新披上绿装的40万亩黄花滩,成为南部山区11个乡镇88个贫困村的6.24万贫困群众易地扶贫搬迁的新家园。我市在对易地扶贫搬迁的必要性、可行性、合规性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现有荒滩荒坡资源,开发建设古浪县黄花滩、天祝县南阳山片等规模较大的90多个移民安置点。今天,全市14.59万贫困农牧民群众搬出大山建新家。一个个崭新的移民新村悄然建成,一栋栋农家新居拔地而起!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了保障满足移民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需求,我市积极向上争取项目,统筹整合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生态功能区补偿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强化市县财政自筹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部门联动方式,实施水利骨干工程和调蓄水池建设工程,集中推进移民区水、电、路、教育、文化、卫生、通讯、综合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因地制宜通过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整村搬迁等方式,实现了从贫困落后的偏远山村到新型农村社区的转变。

易地搬迁,产业先行。我市牢牢抓住产业扶贫这个根本,大力培育和发展以藜麦、食用菌、高原夏菜等为主的沿山特色产业带,以设施农牧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为主的沿川特色产业带,以戈壁农业、特种果蔬、红枣、枸杞等为主的沿沙特色产业带“三大特色产业带”和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产业”,带动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广大移民群众依托一个个特色鲜明、生机勃勃的扶贫产业,彻底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局面,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搬迁前的1500元增加到5000元左右,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在天祝县打柴沟镇安家河村村民眼里,村党支部书记王琨是当地奏响致富曲的“指挥”。他用了6年时间,使安家河从当地有名的贫困村一跃变身为脱贫示范村。近年来,安家河村按照“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发展模式,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把党建工作活力转化为脱贫攻坚动力,充分利用当地气候、环境等优势,以党建促产业,以产业助增收,带领百姓奏响致富“新曲”。

“种一亩高原夏菜,相当于以前种其他庄稼好几年的收入,这个产业能尽快把安家河村的贫困户带动起来,为他们脱贫致富搭建平台。”王琨说,通过统一生产资料供应、规划布局、技术指导、病害防治、产品监测、收购销售,如今,已辐射带动周边1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高原夏菜1.6万亩以上。如今,这个贫困村的特色产业年产值已达9千万元。

不仅仅是安家河村。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党建强村产业富民和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全面推行“党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产业党建模式,围绕“三大特色产业带”“八大产业”,深化“三链建设”,组建产业型党组织175个,带动贫困群众发展致富产业,全市贫困村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越是重大考验面前,越能考察识别干部。“十三五”以来,我市坚持用好“担当标尺”,突出政治标准、事业为上,注重在完成重大任务、参与重大斗争、面临重大考验等关键时刻考察识别干部。今年上半年,我市制定《激励全市党员干部以担当体现忠诚以实干践行初心做善学善思善谋想干能干会干的新时代好干部的意见》,引导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疫情防控等主战场上敢担当、善作为。同时建立市级领导联县包乡抓村、单位帮村、干部联户工作机制,调整优化帮扶力量,把最精锐的力量安排到最需要的地方,省市县乡815个单位帮扶32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7个非建档立卡深度贫困村和8个移民新村,2.1万名帮扶干部深入脱贫攻坚一线担当“领头雁”,并在建强基层党组织、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使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在基层显著提升。

“收官之年不容松懈,监督执纪更要紧紧跟进。”扶贫资金的规范、使用,事关脱贫攻坚成效,事关群众获得感。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确保每一笔扶贫资金都明明白白,让贫困群众得实惠,是摆在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面前的课题。我市全面拓展扶贫惠农资金监管网应用,在收录建档立卡贫困户、驻村帮扶信息等基础数据和各类农村惠农项目、惠民资金的基础上,将2018年以来城市惠民资金、惠民项目及村级“三资管理”有关数据纳入监管网,形成资金数据监管闭环,落实了监管责任,杜绝扶贫惠农资金“一发了之”问题。

高万明是凉州区发放镇下沙子村村民,2008年从张义镇六道沟村搬迁至下沙子村,短短的几年间,他便见证了扶贫惠农资金领取方式从名章领取到如今“一卡通”领取。“原来我们山上住的时候,扶贫惠农资金拿个名章就能领上,觉着心里不踏实。如今,只要在手机上输入姓名,就能查到详细信息。心里踏实,也放心了。”高万明说。

扶贫惠农资金发放渠道的改变,只是我市监督执纪工作不断改善的缩影之一。“十三五”期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牢守政治监督根本定位,聚焦“十三五”规划落实情况强化监督检查,通过强化政治建设、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做实做细政治监督、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等方式着力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做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为如期完成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贫困群众出了山,植树造林人员又搬进了山。随着数万群众搬入生态移民区,南部山区许多贫困村人去山空。没有了昔日依山而建的破旧院舍,再不见山沟里晨吹暮绕的袅袅炊烟。我市在原来贫困群众居住的村社实施山地还林还草、宅基地复垦复绿措施,推动山区生态迅速恢复,取而代之的是退宅还林的满山新绿。结合生态移民工程,我市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倍增行动,加快实施祁连山生态恢复、防沙治沙、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森林湿地保护、林草产业培育五大工程。2018年至2019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87.56万亩,年均完成人工造林43.78万亩,是2017年前5年的1.5倍。

党建引领谋发展,共筑美好新家园。我市贫困人口由2013年末的35.47万人下降到2019年末的363人,贫困发生率由23.14%下降到0.025%,累计减贫35.43万人;33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武威实现整体脱贫。

祁连山下,石羊河畔,山绿了,水清了,风小了,沙少了。生态美了,产业优了,百姓富了……

党旗高扬,催人奋进。

站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汇点上,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迈进。武威人民正以昂扬的斗志、过硬的作风、扎实的举措,奋力践行“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的铮铮誓言,奏响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最强音。风展红旗如画,在鲜艳的党旗指引下,幸福美好新武威的新画卷正在新时代继往开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