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武威>武威要闻
一位乡村医生的从医路
一位乡村医生的从医路
信息来源: 武威日报 作者:甘曜毓 发布日期: 2019-01-27 09:33 浏览次数: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老百姓的医疗环境天翻地覆,从最初的“赤脚医生”满村跑,看病“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医疗人才培训专业化,B超、螺旋CT、核磁共振等先进医疗设备的普及,老百姓看病治疗越来越方便。近日,记者采访到一位“赤脚医生”出身的医生王之良,通过他的故事,见证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巨变。

  赤脚医生:
  治疗靠银针 药物山里寻

  记者见到王之良时,他正在诊室内研究一位病人的CT片,病人坐在王之良的身边眉头紧皱,当得知病情已经好转,病人以及家属喜笑颜来,对王之良连说感谢。王之良告诉记者,从医几十年这种情形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说起为什么选择医生这个职业,王之良告诉记者,“16岁时,一场小小的疾病夺去了我父亲的生命,从那时起我决定学医,不让这种悲剧再发生。”上世纪50年代,王之良出生于古浪县的乡村,那时候医疗卫生条件差,医生在乡村的数量几乎为零,老百姓看病只能去县城。
  1974年,高中毕业的王之良怀揣着悬壶济世的信念来到公社大队保健站接受简单培训后做了一名“赤脚医生”。“那时候条件差,我们‘赤脚医生’就背着一个小小的医疗箱走乡访村,治病也大多是根据《赤脚医生手册》上的应急中药。”“赤脚医生”手中有“两件宝”,一是银针,一是草药。“治疗靠银针,药物山里寻”,是当时农民形容“赤脚医生”工作情况的一个顺口溜。
  王之良做了四年“赤脚医生”,主要负责横梁公社簸箕湾村的公共卫生工作,在农村疟疾、地方病盛行时,王之良和同事们背着药箱挨家挨户登门问诊,“送药到手、看服到肚、不咽不走”,最终让疟疾销声匿迹。

  现代化医疗:
  病有所医 医有所药
 
  一心想学习专业医学知识的王之良在1978年参加高考,成绩名列前茅,本可以报考其他热门专业,但他还是选择了报考医学。
  大学毕业后,王之良毅然放弃分配到城市工作的机会,来到了古浪县黄羊川卫生院,潜心诊治病人10多年。王之良说:“刚到黄羊川卫生院的时候,这里既缺设备又缺医生,我门诊手术‘一把管’,一年要做60至100台手术。”
  “‘炕头医生’是当时老百姓给我们乡镇医生起的绰号,因为我们到村子上,就是坐在炕头为病人诊治。”王之良笑着说。1991年,王之良被调往古浪县中医院,“90年代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突飞猛进的年代,那时候的医疗条件越来越好,接受过更专业的医学高等人才和在治疗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医疗设备被充实到医院,县一级的医院也可以开展大型手术,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王之良说。
  时光荏苒,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为老百姓病有所医、医有所药提供了经济基础,截止2018年,中国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织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如今的武威,各种先进医疗设备完善,专业人才源源不断充实进医疗团队,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王之良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