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武威>武威要闻
武威汉简 永不褪色“三国宝”
武威汉简 永不褪色“三国宝”
信息来源: 武威日报 作者:刘爱萍 发布日期: 2019-04-21 08:40 浏览次数:

书法爱好者参观第三届简牍书法作品展。

  上世纪初,西北汉简、敦煌遗书、安阳甲骨、大内档案并称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四大发现”。同时兴起的简牍学、敦煌学、甲骨学成为三大世界性显学。虽然武威汉简出土仅500多枚,但在1996年被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专家组确认,武威出土的《仪礼》简、“医药简”、“王杖简”为国宝,这“三国宝”成为简牍学中最具有保存和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

武威汉简 “三国宝”

  1957年7月,在古凉州城西南15公里处旱滩坡墓群发掘了编号为6号的一座夫妻合葬墓,在墓中出土了480枚木简。除11枚简为日忌、杂占内容外,其余469枚均为《仪礼》简。这批简出土时未有散乱,极少有破损的残简零札,而是九篇共计27298字完整的《仪礼》文章。像这样完整的《仪礼》简是迄今出土汉简中空前的发现,这是西汉经书的样本,另外,此简字体已摆脱了篆书框架,笔势流畅,工整秀丽,具备了成熟汉隶的气质,被当今书法家奉为奇珍异宝,也是研究书法艺术的第一手资料。
  1959年凉州磨嘴子18号汉墓出土木简10枚,史学界称之为“王杖十简”。简长23.2~23.3厘米,宽约 1厘米。简文记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幼伯受王杖事,录有西汉本始二年(公元前72)和建始二年(公元前31)诏令。1981年凉州文物管理委员会又征集王杖诏令简26枚,据说亦出土于磨嘴子汉墓,内容包括建始元年(据“王杖十简”,或为建始二年之误)、元延三年(公元前10)关于高年授王杖及关于汝南郡王安世等坐殴辱王杖主弃市的诏令。上述诏令涉及对高年鳏寡残疾人的优抚,是研究汉代养老制度的重要资料。
  两次出土的“王杖简”内容丰富,记载明确,既有尊老养老、高年赐王杖的明确命令,也有抚恤鳏寡孤独废疾之人的具体法规。这些命令和法规,一是提高老人的社会地位;二是减免老弱病残者的刑罚;三是免除他们的赋税徭役。西汉时期,国家对养老尊老制度曾有过三次大的变革,即惠帝时期的免除老幼刑罚、宣帝时期的高年赐王杖和成帝时期的放宽受王杖的年龄限制,可史书对这三次变革中的后两次却没有明确的记载。“王杖十简”特别是“王杖诏书令简”的发现,为我们填补了这一空白。千百年来史学界围绕“年七十赐王杖”产生的许多疑问总算弄清了基本面目。
  1972年底,原武威县柏树公社下五畦大队旱滩坡汉墓出土《医药简》,计木简78枚,简牍内容涉及临床医学、药物学、针灸学等。这些医药简牍是研究中国古代医学,特别是汉代医药学的重要资料。

袁得礼门框上藏汉简

  据我市文博专家党寿山介绍,武威汉简之所以成为简牍学中最具有保存和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武威历届政府和老百姓功不可没。讲到汉简的保护,他还向记者讲述了袁得礼门框上藏汉简的故事。武威磨嘴子,位于武威市城东南15公里的祁连山麓,杂木河西岸。这里不仅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而且有着极其丰富的汉代墓葬。磨嘴子也以出土大批汉简、木雕、丝、麻、草编织物等重要珍贵历史文物而闻名于世。
  1955年和1959年,甘肃省博物馆先后进行三次发掘,共清理汉墓37座,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 珍贵的王杖二十六简是怎样得来的呢?党寿山说,是由当地人袁得礼的孙女发现的,后由袁得礼交给博物馆。
  据说,兰州解放时,袁得礼同四哥跑回了武威,解放后袁得礼的四哥被判刑,袁得礼在武威专署当了办事员。当了几年后,下放回乡在原建设红中小学当教员。1958年袁得礼老伴去世,他的三儿五女需要人照顾,就不再教书,在家开荒种地养活孩子们。年近古稀的袁得礼曾说:“是我的小孙女袁玉梅,当时也就二十几岁,在大集体农业社用皮车拉土垫牛圈时,挖出了个汉墓。当时墓里面发现了一个坛子,坛子里插着些木头板板子,小孙女直接将木板板子拿回了家,当时虽然不懂这是文物,但第一念头,不能遗失了要交给公家,于是就将木板板子搁在门框子上,是个闲地方,又安全……”
  将汉简放在门框子上多年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博物馆工作者孙寿岭等人来这里收回的。在这之前,汉简一直放在门框上,没有人动过。党寿山说,袁得礼、王保田这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们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能将这批国宝级文物保存下来,太难能可贵了,为武威汉简的保护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简牍学”已成为当代“显学”

  二十世纪初以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推进,甘肃河西地区,尤其是敦煌、武威等地出土的简牍数量庞大、内容丰富,使我们在时隔两千多年以后,依然能近距离地看到汉人墨迹真实面貌,也给我们当代书法学习和创作提供了借鉴、取法的宝贵资源。河西简牍就是汉人书写留下的遗墨。70年代后,学术界普遍认定“简牍学”(又称简帛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包含了考古学、历史学、古文献学、语言文字学、文物科学保护技术等内容,构成了一个综合交叉的确实的新学科形态。并且已成为当代“显学”,覆盖面极广,与甲骨学、敦煌学等并列为世纪三大新学。
  河西简牍为我们展示了波澜壮阔的大汉画卷,政治、军事、文化无不囊括其中,一简一册,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汉人坚韧、自信、意气昂扬、开放、包容、浪漫的人文情怀,无处不散发着那个辉煌时代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气息,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敬畏,给我们以启迪。为了进一步打造武威简牍书法品牌,促进甘肃书法事业发展,我市书法爱好者不断学习入展全国简牍书法展览作者的创作经验,对全省简牍书法创作进行观摩交流和深层次研讨,推动全省简牍书法创作创新。
  2019年4月13日,甘肃省书协在武威举办了简牍书法创作全国大展甘肃入展作品交流展暨甘肃省简牍书法创作观摩交流研讨会开班式。展览集中展示了我省青年书法家俞治、黄石、张升三人的近作六十余幅,这些作品取法简牍,或临或创,从内容到形式都做了大胆的探索,充分展示了他们对简牍书法的独特见解与思考。这次讲座对推动甘肃简牍书法发展、打造“武威简牍”书法品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
  千余年前,纸张尚未发明,中国古人把文字写在竹片、木片上,称之为简牍。如今,书法爱好者传承“在木片上写字的艺术”,并让其走进大众生活。有人用“篆味没褪尽,隶书没形成”来形容简牍书法,这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不无关系。“大量汉简出土于古代驿站烽燧。战火纷飞时,人们传递消息分秒必争。因此,必须对笔画多、装饰性强的篆书进行改革。字体化繁为简、化圆为方,渐渐向隶书发展。”武威市书协主席翟相永说。
  青年书法家俞治二十年来,持续练习简牍书法,并在其中寻到乐趣。他说:“简牍书法没那么多约束,写起来不枯燥,可以释放心情。它也是中国书法的基因库,各种字体的影子都能在其中找到。”
  据了解,2017年4月,市文联和市书协主办了首届“博雅红木”杯武威市首届简牍书法临创展,2018年7月,原凉州区文广局、区书法家协会、凉州书画院、凉州美术馆主办的凉州区首届简牍书法临摹展,甘肃省首届简牍书法展中,我市李宗保等6人入展。甘肃省第二届简牍书法展中,赵长军等14人入展,14人入选。2018年我市俞治简牍书法作品在甘肃省第五届“张芝奖”书法大展中获一等奖,并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册页书法作品展,翟晓睿简牍书法作品入展全国书法教师“蒲公英”书法大展。


俞治临简作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