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弘扬凉州文化 传承丝路精神
璀璨夺目的武威“台”文化
璀璨夺目的武威“台”文化
信息来源: 武威日报 作者:市政府办 发布日期: 2020-01-18 08:12 浏览次数:

  甘肃武威,古称姑臧,又名凉州,是古代丝绸之路重镇,国家公布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两汉时期的武威就已经成为中原汉族移民首选的居住城市。这里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东晋十六国时期还成为了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四个割据小国的都城,并一度成为北中国的佛教与儒学中心。至唐前期凉州(今武威)已发展成为我国西北仅次于长安的最大城市,之后还历为郡、州、府治。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必定促进城市的发展,增加人们对于城市中各类建筑的需求。武威境内众多古台遗迹就是这座城市曾经繁荣、兴盛的象征。
  据不完全统计,武威曾先后有古台约十二座,这些古台,或用于纪念名人,或用于宗教祭祀,或用于军事防御,或有特殊用途,又或出自历史、传说,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使武威蕴涵了极其丰富的“台”文化。
  从记载看,这些古台早期可能高低不一,但其中多座古台上面还建有楼台观阁或宗教庙宇,曾是古城武威城市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名字最多的皇娘娘台◢
  皇娘娘台,位于武威城西约2.5公里,是武威历史上名字最多的古台。相传此台最早名“窦融台”,是东汉时期为纪念保据河西有功的五郡大将军窦融而修建的。窦融(前16-62年),字周公,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人。西汉末,刘玄任其为张掖属国都尉。他来到河西后,被河西五郡太守推举为河西五郡大将军。当时,中原战乱,生灵涂炭。而河西在窦融的治理下,却“晏然富殖”,一片繁荣景象。为了纪念窦融的功绩,武威民众在城西修筑了此台。
  东晋隆安五年,卢水胡人沮渠蒙逊建立北凉。以后沮渠蒙逊将都城从张掖移至姑臧(武威)。元熙二年(420年),北凉攻灭建都敦煌的西凉,将西凉王李暠夫人尹氏俘至姑臧,囚禁于此台之上。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为西凉李暠的后代,为纪念祖上,李渊令人在台上建寺院,供奉尹夫人,从此,此台更名尹台寺。著名边塞诗人岑参还曾登上此台,写有《登凉州尹台寺》一首:“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明代洪武年间,驻守凉州的百户(百人之长)刘林曾率领百多壮士与来犯的元军在此台下血战,由于寡不敌众,刘林等人全部壮烈牺牲。人们敬重刘林等壮士的忠烈,将台称刘林台,又在台上修建了刘林祠,四时拜祭,香火不断。
  以后,此台又改名女娲台。乾隆年间《武威县志》记载:“女娲台,即刘林台。城西北五里。”女娲,即娲皇,或称女阴娘娘。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创世女神。人们建女娲庙,就是对女娲的崇敬与怀念。清代著名金石学家、武威人张澍曾与友人登上此台,见到台上女娲塑像,还作《偕何梅生登窦融台(今塑女娲像,号皇娘娘台)》一诗,诗中有:“东汉周公控制凉,高台今却说娲皇。”就是感慨这座东汉时期的窦融台在此时已改祀女娲,号皇娘娘台了。这一台名沿用至今,但此台已了无痕迹。
  ◤最壮观的灵钧台◢
  灵钧台,是十六国时期建都姑臧(今武威)的河西五凉政权之一的前凉(301—376年)张茂时修筑的高台建筑。这座闻名西北的高台因宏大的规模以及记载着前凉时期的政治、军事防御措施而被载入史册,并被后世文人所咏叹。
  据《资治通鉴》记载:灵钧台规模宏大,“周轮八十余堵,基高九仞”。根据上述记载,大致可推算出灵钧台高度应在15米以上,是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最具代表的性的高台建筑。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灵钧台的修建,必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据史书记载,灵钧台在刚开始修筑时,就遭到民众和部下的反对而停工。两年后再次开筑时又遭反对,但在张茂的一再坚持下,最终此台筑成。
  灵钧台上曾修有宫阁台榭,史书中虽没有详细记载,但从前凉时期姑臧城宏大的建筑规模可见一斑。前凉自张轨起就对姑臧城不断进行增筑与扩建。张茂之后,张骏继位,当时的姑臧城内已是楼台殿阁鳞次栉比,议政有闲豫堂,迎宾有宾遐观,城内建筑飞檐斗拱,雄伟壮丽。张骏还在姑臧城南筑城,城中建谦光殿,殿上彩绘五色,镶金嵌玉,雕栏画栋,穷奢极欲。姑臧城内如此宏大、精美的建筑规模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除了反映前凉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外,也说明了当时姑臧城内可能聚集着大量建筑业方面的能工巧匠。如此,则张茂所筑灵钧台上必定也是殿宇高阁,采绮装饰。东晋太元元年(376年),随着前凉为前秦苻坚所灭,灵钧台逐渐淡出历史的视野。
  以后,灵钧台成为历代文人们怀古忧今的创作题材。乾隆时期曾任湖南长沙知府的武威人张翙有“姑洗云低塔,灵钧树拥台”,后来李铭汉有“灵钧台畔草萋萋,欲话前朝夕照低”,民国时期曾任甘肃省政府秘书主任的王永清也留下了“六朝旧梦散如烟,闻说此台尚岿然”的诗句。
  灵钧台遗址在武威屡有争议,目前被说有三处,一说是今武威城北的东岳台;一说是位于城西北的海藏寺古台,还出现了出土铜奔马的雷台为灵钧台的说法,至今遗址依然成谜。
  ◤前凉张骏的点将台◢
  张骏点将台,其位置在今武威城北的东岳台,相传此台最早是前凉张骏点阅军队和操练兵马的古台。
  西晋永宁元年(301年),安定乌氏人张轨出任凉州刺史,至东晋太元元年(376年),经过张轨及其子孙几代人的努力,建立了河西五凉政权中的第一个政权前凉,都城在今武威。前凉时期兵强马盛,还多次东援西晋王朝,使当时的长安一带还流传着“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的民谣。至张骏时,前凉国力鼎盛。张骏还一度将疆域向西发展,他令人在今吐鲁番平定了当地戊己校尉赵贞的叛乱,重新设置高昌郡,使当时前凉的统辖范围一度“南逾河湟,东至秦陇,西至葱岭,北暨居延”,占据了今天甘肃、青海、新疆三个省区的大部分土地,是当时北方除石勒所建后赵以外最大的一个政权。这反映了前凉张骏时期过硬的军事力量与英明的政治决策。
  只可惜这座曾见证金戈铁马、刀光剑影、历史岁月的点将台至清代康熙年间改为祭祀东岳大帝的宗教性古台,故台又称东岳台。据早期保存下来的资料,东岳台南北长80米,东西宽50米,高7米。1952年文物普查中台上还有塑像,可惜毁于1958年。也有人说这座台是前凉张茂筑的灵钧台,而且以后考古工作者确实在这里发掘出前凉文物,只可惜这座古台已被毁之殆尽,已无法探究其真相。
  ◤最不是“台”的雷台◢
  雷台,位于今武威城北金羊镇。台呈覆斗形,南高北低,平均高度约8.5米,南北长106米,东西宽60米。台上建有道观,因观内供奉道教神仙雷祖而得名。此道观始建年代不详,据乾隆三年《雷台观碑记》记载,道观于明代天顺年间(1457—1464年),因武威连年冰雹,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当时的皇帝明英宗敕赐重建。现存建筑有雷祖殿、风伯雨师殿、三星斗姆殿等,为1927年武威大地震后再建。现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值得注意的是,1969年9月 ,在雷台下发现了一座东汉晚期的大型砖室墓,出土了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在内的231件文物。从此,“雷台汉墓”享誉国内外。1996年,在雷台下又发现了一座汉墓,考古学者进而考证,认为这座“雷台”并非实际意义上的古台,它最初仅是台下汉代墓群的封土,以后汉墓封土又被重新加固、利用,成了雷台观的台基。
  将道教宫、观建于高台之上,在中国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古建筑学家认为先民们出于对神明的敬畏,筑土以为“高”,多在高台上举行宗教活动,当年将雷台观修建于这座土台之上,可能也是取自这种意图。但估计当时主持修建雷台观的信众怎么也不会想到,把一座道观建在了一座汉代墓葬的封土之上。
  ◤最具有悲剧色彩的玉女台◢
  玉女台,是隋朝大业年间姑臧(今武威)人李轨所筑。其位置在原武威师范(今十八中)院内。李轨,为隋时姑臧豪族。隋大业末,补为武威郡鹰扬府司马。以后在昭武九姓胡人的支持下以武威为中心建立了胡汉结合的河西地方割据政权“大凉”。约两年后,大凉为唐朝所灭。李轨被俘至长安,后为唐高祖所杀。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武德二年(619年),李轨被唐军里应外合包围于姑臧城内,李轨见大势已去,携妻儿登上玉女台,设酒话别。这座玉女台,是李轨听信巫妖而修筑的。先前,李轨因迷信巫术,听信胡巫说天帝将要遣天上的玉女降临,请他设台迎候。李轨于是召集兵民耗费巨资修筑玉女台、以候玉女降临。然而,令李轨没有想到的是玉女台建好后,还未见玉女降临,却因修筑玉女台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又遇天灾,大凉境内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致使民怨四起,从而加速了大凉政权的灭亡。李轨于此时携妻儿登上玉女台可能还是抱着一丝幻想,幻想着玉女能够真正降临,救自己、妻儿于危难。但最终他和家人还是难逃被杀的命运。李轨的亡国被杀,使这座玉女台充满了悲剧色彩。正所谓“玉女未临身先死,人去台空徒余恨。”据说李轨之后,玉女台被毁,不久人们在此台址上复建一台,取名“凤凰台”,如今此台也已消失不见。
  ◤具有名人纪念意义狄台◢
  狄台,即狄青台。据《大清一统志》:“狄台,在武威县东五里,相传为宋狄青所筑”。其遗址在今金羊镇窑沟村。传说为北宋狄青招讨时在此练兵所筑。狄青 (1008—1057年),北宋名将。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他骁勇善战,在与西夏作战中屡建战功。但狄青是否来过武威,今已无法考证。明代以来的文人墨客对狄台多有诗咏,洪武年间被谪凉州(今武威)的诗人丁昂曾作《狄台》一首,“招讨台荒四百年,凉州风月几凄然”。清代,武威文人张玿美《凉州八景·狄台烟草》中有“千载勋名存面具,九层遗迹在边陲”的诗句。从这些诗文看,狄台约建于北宋仁宗时期,当年也曾高耸、巍然。传说狄台附近草木茂盛,水气氤氲,常似笼罩着一层烟雾,别具一番景色,曾为旧时凉州八景之一,名“狄台烟草”。
  ◤怀古之台李陵台◢
  李陵台,见于清代武威一些文人的诗文中。李陵为西汉陇西成纪人,“飞将军”李广之孙,武帝时率兵出征匈奴,战败后降于匈奴。但有关武威李陵台仅见于诗文中,如乾隆时期武威诗人张翙《凉州怀古》:“碧草春留苏武泽,晴烟晓护李陵台”,嘉庆时武威文人陈炳奎《凉州怀古》:“苏武看羊空贻泽,李陵牧马独等台”。但此台在清代之前史籍与诗文中未见,之后也不见于史籍,具体情况目前已无法考证。
  ◤清幽之台海藏寺高台◢
  海藏寺高台位于武威城西的海藏寺内。海藏寺的始建年代不详,蒙元时期曾为凉州藏传四部寺之一。明代成化年间太监张睿对海藏寺进行过大规模修建。以后代有修葺。寺内古台夯筑而成,长、宽各约50米,高约9米,古朴敦实。台两侧有石梯,拾阶而上,有天王殿,为清代所建,殿内天王威严肃穆。台上还保存有海藏寺内最早的一座建筑无量殿。无量殿前有药王泉,相传与西藏布达拉宫的龙王潭相连。由于古台较高,登台四眺,周边绿野村舍尽收眼底。寺前牌楼上还有清康熙时期名将孙思克所题的“海藏禅林”四个大字,笔锋苍劲遒劲,与牌楼一样为当年旧物。夏日游客前来,台上药泉甘冽,寺内古柏参天,寺前烟柳低垂,湖波粼粼,几处相互映衬,愈发显得寺内古台清幽、灵动,是武威少有的一处梵宫净土。
  海藏寺高台一说也是前凉张茂所筑灵钧台。20世纪80年代初期还在海藏寺台下挖出一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安肃兵备使者摄甘凉道事延栋立的《晋筑灵钧台》碑碣,上书“东晋明帝太宁中凉王张茂之古台”。目前此碑就立于高台之上,台上天王殿前牌匾上也高悬“灵钧古台”四字,以示此台为前凉张茂所筑灵钧台遗址。
  ◤北凉新台◢
  新台,见于《晋书·沮渠蒙逊载记》。据文中记载,北凉时,沮渠蒙逊宿于新台寝殿内,夜里,有阉人王怀祖突然行刺沮渠蒙逊。由于太过慌乱,王怀祖将刀刺在了沮渠蒙逊的脚上,沮渠蒙逊妻孟氏乘机带人将王怀祖捉拿。从这段记载看,新台可能是沮渠蒙逊的一处寝宫所在地。
  沮渠蒙逊在张掖建立北凉后,后将都城迁往姑臧(今武威)。这时的沮渠蒙逊登河西王位,于朝廷上设置百官。并令人将前代前后凉南凉等时期所留宫殿场所修葺一新。目前新台不见于前凉国史书记载,又取名“新台”,可能正是在这一时期修建。之后新台再未见于史籍。
  除上述古台外,武威境内另有几座古台,方志中未见,为武威现代学者如王宝元等人考察所得,大部分位于今武威城东北隅的大云寺至郭家寨沿线,分别为大云寺台、梓潼台、喇嘛台等。这些古台多已被毁,加之资料所限,这里仅作简单记录。另有几座古台可能为古城墙或他用,未计在内。
  作为河西地区曾存在古台最多的城市,武威“台”文化可谓源远流长,这是武威区别于河西其他地区的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这与武威历史上的重要地理位置,曾经作为河西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是分不开的。
  历史上存在于武威的多座古台,是当时的先民们对于天文、地理、人文等方面的认识状态,是古人坚韧而充满智慧的建筑符号。目前保存下来的仅有雷台与海藏寺内高台。大部分的古台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只有它们的名字、故事偶尔还会出现在一些古籍、诗文中,成为了文人们怀古、思幽的一部分。但可以说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宛若一颗颗星辰,使古城武威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璀璨夺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