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政策>按主题分类>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索引号: 11622300013930944B/2020-0394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 组配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文件编号: 发文日期: 2020-02-28 10:20:41
成文日期: 2020-02-28 10:20:41 有效性:
武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0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要点》的通知
信息来源: 市政府办 发布日期: 2020-02-28 10:13 浏览次数:
各县区市场监管局、市局各相关直属事业单位、市局机关相关科室:
    为全面做好2020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根据省局《2020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要点》,结合全市实际,市局制定了《2020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武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2月28日
 
2020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与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要点

    2020年全市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与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和全省、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全省、全市市场监管工作部署要求,紧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民生关切为重点,以突出问题为靶向,以创新改革为动力,以服务大局为使命,以夯实基础为保障,严格监管,靠实责任,坚守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做出积极贡献。
    一、加强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
    以“四个最严”为标准,通过监督抽检等技术手段,服务食品监管,强化责任担当,为守牢兜住食品安全底线发挥技术保障作用。
    (一)加大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力度。根据国家总局和省局食品抽检监测总体计划,坚持问题导向,分类采取监督抽检、风险监测和评价性抽检等手段,部署全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围绕重点项目、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紧盯风险程度高、合格率较低以及消费量大的重点品种,瞄准大型批发市场、校园周边、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及时做好抽检计划制定,按要求组织实施。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风险监测,及时发现有效防范食品风险。根据年度抽检计划,认真制定月度抽检安排,及时下达相关计划,组织检验机构开展检验工作。指导督促县区局完成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含现制现售食品)、餐饮具及专项抽检任务4大类年度食品安全抽检不少于6030批次。
    (二) 组织开展食品检验机构专项检查。通过检验能力比对、查看资料、现场检查等方式,对全市食品安全抽检的检验机构进行专项检查,督促承检机构规范抽检工作,保质保量完成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任务;督促尚未取得承检资格的检测机构创造条件,争取尽快获取抽检监测资质。
    (三) 依法开展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工作。强化对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的工作力度,及时领取查办不合格案件。落实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确保溯源到位、召回到位、处置到位、销毁到位,坚决杜绝不合格食品回流市场。
    (四) 及时做好抽检信息发布及通报。按照要求定期在政府信息公开网页发布近期食品安全抽检情况的通告、消费提示及风险解析。对统计分析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点,及时通报相关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
    二、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突出重点品种、重点领域、重点指标,聚焦涉及人民群众吃、穿、住、用、行及公共安全的产品,全面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一)认真做好2020年度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积极配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省局做好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工作。严格落实《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暂行办法》中“同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得在六个月内对同一生产者按照同一标准生产的同一商标、同一规格型号的产品进行两次以上监督抽查”“被抽样生产者、销售者在抽样时能够证明同一产品在六个月内经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抽查的,下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得重复抽查”的规定,在抽查计划制定和工作部署上,注重产品种类及地点的覆盖范围,增强计划、抽样、检验及处置的针对性,提升抽查抽检效果。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围绕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网售产品,组织开展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紧盯风险高、容易引起重大舆情的产品,积极发挥风险监测在监管工作中的作用,适度扩大风险监测范围。加强行业协会、监管部门等各方协作配合、协同联动,对发现的风险问题,组织专家进行分析,及时向上级报告及通报监管部门,督促各级监管部门针对风险点,有重点的加强监管。
    (二)围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联动协同监管。重点围绕儿童和学生用品、智能家电、家装材料、农业资料、电线电缆、生活用水器具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充分发挥质量监管效能,凸显监督抽查的震慑作用。注重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指导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充分运用监督抽查、风险监测、缺陷召回、执法稽查、标准认证等多种手段,通过加强生产与流通领域联动监管,强化监管叠加效应,着力提升监管效能。
    (三)规范产品质量检验工作行为。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落实监督抽查的组织、抽样、检验、异议处理、结果处理等项工作。结合监督抽查计划的执行,加大对承检机构的检验程序、行为规范以及完成情况等内容的随机检查力度,督促检验机构规范工作程序,确保检验抽查工作合法、检验结果准确可靠。根据《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暂行办法》(总局第18号令),完善配套制度,规范抽查程序。
    三、加强工业生产许可获证企业的证后监管工作
    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以及重点领域全覆盖的监管要求,积极探索生产许可企业监管新方式,进一步优化生产许可证后监管。
    (一) 不断加强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已获证企业产品质量保证能力检查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对存在问题的企业,依法严肃处理。注重获证企业的现场检查与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相结合,按照实施细则要求强化对关键设备的现场检查。
    (二) 组织开展电线电缆、水泥、热轧带肋钢筋、化肥等获证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探索推动使用方加强供应链管理,倒逼生产企业持续保持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
    (三) 做好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及容器等产品的获证企业监督检查,并在检查过程中强化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四)做好食品相关产品证后全覆盖例行检查,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重点做好承诺制发证企业的首次检查工作,发现实际情况与承诺内容不符的,依法处置。
    四、加强棉花等纤维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聚焦棉花等纤维原料,加强棉花定点收购加工企业收购、加工及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在库公检等环节监管,重点整治不按等级收购加工,不按国家规定标注异性纤维含量等问题。开展棉花等纤维质量公证检验监督检查,保障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中央储备棉轮换、内地棉花在库公证检验等工作顺利开展。全面梳理棉花等纤维质量监督权责清单,完成棉花加工企业基本信息建档,强化对收购加工环节履行质量义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五、加强产品质量监管人员队伍建设
    围绕市场监管系统体制改革以来关于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业务融合、监管方式创新等方面的新思路新部署等,全面加强产品质量监管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强技术专家队伍建设。着眼长远,突出发挥技术专家作用,积极组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家库,制定研究专家咨询工作机制方法,在监督抽查、风险监控、生产许可证后监管、食品检测、棉花纤维监督等领域建立专家沟通和咨询机制,切实发挥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智囊团”作用。
    (二)着力加大质量监管业务培训力度。重点针对产品质量监管业务基础知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食品监督抽检,工业生产许可获证企业监督检查等业务领域,突出相关法律法规、系统运用、典型案例、实际操作等方面的培训,明确新形势下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的职责定位、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不断提升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产品质量监管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