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脱贫摘帽 向着幸福出发
——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纪实
脱贫摘帽 向着幸福出发
信息来源: 武威日报 作者:张尚梅 秦树静 发布日期: 2021-12-02 08:23 浏览次数:

开栏的话:

千年梦想,今朝梦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推动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为进一步激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持续奋进、团结拼搏的昂扬斗志,接续推进我市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从即日起,本报开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栏目,推出发自一线的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政策好、产业优、人努力,就能摘掉穷帽子。”这是武威人民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共识。今年以来,我市把防止返贫致贫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底线目标,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打牢“三农”工作基础,推动农业农村全面进步。

守牢防止返贫底线

让天祝县华藏寺镇周家窑村的赵江玲没想到的是,除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外,政府又帮她买了“防贫保”,真是贴心又暖心。在赵江玲被诊断出脑部患有肿瘤后,治疗费用高达8万多元,经过政策报销,自己只付了5000多元,而她申请的“防贫保”理赔的1.2万元无疑是雪中送炭。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我市坚持把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和底线性目标,建立完善易返贫人口快速发现、评估响应、精准帮扶、风险消除、动态监测五项机制,实行闭环管理,精准监测帮扶。聚焦农户家庭收支变化和“三保障”情况,对全市所有农村人口进行全覆盖排查、常态化监测。积极推广防止返贫监测自主申报系统,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农户纳入监测范围。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发现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

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加快干,用一句句贴心的话语和一件件暖心的实事,给老百姓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从颗粒无收的砂石沙地到硕果累累的葡萄长廊,从荒无人烟的荒坡荒地到摇身一变的“金山银山”,从家徒四壁的毛坯房到碧瓦朱檐的新式小康住宅……近年来,凉州区把抓落实摆在突出位置,确保巩固脱贫成果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

凝眸回望,一串串饱含爱心与温暖的关键词跃然眼前,在凉州区脱贫攻坚工作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凉州区持续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2020年累计为城乡低保、孤儿、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发放救助资金1.79亿元;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开工建设农村日间照料中心17个,将2162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农村经济困难老人纳入服务范围,累计发放服务、就餐补贴1189.29万元,年服务人数达25万余人次。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有效衔接各项政策,建立政策清单,逐项梳理落实,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教育帮扶方面,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实现控辍保学动态清零,全市19.97万名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在校在学。优化调整城乡教育资源,今年新建公办幼儿园、中小学9所,新增公立幼儿园园位1000个、中小学学位4030个。

——健康帮扶方面,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实现远程医学信息平台全覆盖,标准化村卫生室和合格村医实现“两个全覆盖”。

——住房安全方面,持续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累计排查各类农房34.86万户,整治隐患75户,改造动态新增危房46户。

——饮水安全方面,实施农村水源保障工程7项,稳定解决了10个乡镇、24个村、27.45万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

——兜底保障方面,提高2021年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农村低保达到4788元/年,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达到6216元/年;全市农村低保对象52489人,发放低保金16014.96万元。

夯实富民产业基础

发展产业,是激活乡村振兴内在能量的关键之一。走进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的养殖区,养殖户李应川正在自家养殖棚里忙碌着,清扫圈舍、拌料添加,100多只羊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膘肥体壮。李应川说,发展富民产业,让他离实现自己的“小康梦”越来越近了。

我市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的根本举措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制定《深度推进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振兴三年行动实施意见》等方案,着力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8+N”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三季度全市蔬菜面积64.5万亩、瓜果面积37.2万亩、饲草面积113万亩、食用菌产量7.2万吨、畜禽饲养量2820万头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750元,同比增长13%。

从地里采摘,全程冷链运输,仅48小时后,民勤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新鲜瓜菜,即能以最精细的方式服务香港市民。

我市采取良种扩繁、延链补链、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措施,推进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339个,注册地理标志商标13件,我市被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授予“中国食用菌之乡”荣誉称号,民勤县收成镇蜜瓜产业园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园55个,凉州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清源镇分别列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和产业强镇创建名单,武威现代生态奶业产业园入选全省十个百亿级产业园。围绕“1+6+N”奶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优然牧业等11个牧场建设,全市奶牛存栏达到6万头,预计全年奶产量达13万吨。

一头是需要标准化建设的产业,一头是技能相对较弱的贫困户,用什么样的方式能把这两头“拧合”在一起?2010年,天祝县打柴沟镇安家河村党支部书记王琨注册成立了天祝康丰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让安家河村“活”了起来。2019年,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1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高原夏菜1.6万亩以上,产值9000多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

壮大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又一有力措施。我市引进伊利乳业、牧原生猪、众兴菌业、天津嘉立荷等一批省内外知名龙头企业。全市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7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68家。全市依法登记合作社6811家,家庭农场5683家。推动147家扶贫车间向乡村就业工厂转型升级,新建20家,累计达到167家,吸纳就业7840人。完成职业能力提升培训3.1万人,输转脱贫劳动力11.7万人。

一拳打得百拳开。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的决策部署,打出“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产业这一重拳,全市特色产业发展架势全面拉开。

深化拓展协作帮扶

“首先要弄明白,我们来是做什么的?能做成什么?”天祝县大红沟镇红沟寺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常举说。

走进帮扶村那天起,驻村帮扶工作队就俯下身子,为红沟寺村改污水管、修化粪池、涂景观墙、建小游园,大搞美化绿化。植黄芪、当参,种藜麦、洋芋,栽油菜、菊花,打造“草原溜达鸡”品牌,发展富民产业带动农户增收。

“多亏了帮扶工作队,我们的散养鸡供不应求。”有村民这样说。

“村庄多漂亮,有路灯,有花坛,有广场,还带动了旅游业。”有村民这样说。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是对帮扶干部的感激之情。

2019年12月,当天津市蓟州区选派来帮扶天祝的彭宇带着行李、喘着粗气走进天祝县藏医院,还来不及平复缺氧带来的剧烈心跳,就被医院落后的技术设备惊住了。找问题、抓典型,手把手指导……一年过去,早已适应了高原生活的彭宇说: “看着天祝县藏医院的条件越来越好,诊疗水平越来越高,打心眼里高兴,再也不会‘头疼’了。”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天津市蓟州区先后选派影像、麻醉、妇产等专业刚性帮扶专家,药剂、检验等专业柔性帮扶专家近20名,对天祝县藏医院进行了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和持久性协作帮扶。

我市围绕“两保持、三加强”目标,持续深化与天津市蓟州区和中央定点帮扶单位的沟通对接,推动协作帮扶工作有力有序开展。今年落实天津市蓟州区和交通银行、中国中化帮扶资金1.28亿元,实施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人才交流、乡村建设等协作帮扶事项39项,引进嘉立荷等6家东部龙头企业落地武威,携手共建产业园区2个,共同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6个。加大干部人才交流力度,蓟州区选派7名党政干部和85名教育、卫生、农业等专家到我市挂职帮扶,我市选派5名党政干部、51名专业技术人员赴蓟州区交流学习。蓟州区3所医院、184所学校和我市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促进互通互学。举办东西部劳务协作招聘会等各类招聘活动20场次,帮助98人到天津市稳定就业、4924人到其他地区就业。开展“津城献爱心·消费助振兴”等系列活动,东西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单位采购和帮助销售特色农产品2.06亿元。

无问东西、无问城乡,走出繁华都市、走进偏远山区,走出机关大院、走进农家小院,与村干部话发展,与结对“亲戚”聊家长,与有关部门商大计,带着真心与真情、关怀与暖意,干群距离变得更近。

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

李春花原本住在古浪县横梁乡中泉村,面朝大山背朝天过了半生。搬迁到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后,白天在顶乐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当产业工人,下班后在文化广场跳广场舞,真真是幸福敲了门。

如今,有房子、有车子、有票子成了移民群众的标配。我市加大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力度,编制完成古浪县黄花滩、天祝县南阳山和凉州区邓马营湖等3个易地搬迁大型集中安置区后续扶持发展规划,规划实施重点项目87项。吸纳安置区9341名群众就地就近参与工程建设,实现务工收入5000万元。新建黄花滩移民区调蓄水池370万立方米,累计达到1500万立方米,彻底解决了移民区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盛夏时节,武威大地,山田紧依,麦浪滚滚,鸟语花香,田园诗画……下“绣花”功夫,“滴灌式”帮扶,“一锤一锤钉钉子”……历经脱贫攻坚大决战的洗礼,这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