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武威>武威要闻
党旗引领风帆劲 凝心聚力再出发
——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天祝县松山镇党委
党旗引领风帆劲 凝心聚力再出发
信息来源: 武威日报 作者:孙文娟 王舸 发布日期: 2021-03-07 08:21 浏览次数:

天祝县松山镇党委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不胫而走,这份崇高的荣誉,让全镇人民都格外珍惜。

“我们要以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为动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用我们的辛勤工作和耕耘共同开启壮美松山发展新篇章。”松山镇党委书记张智文特别自豪。

“芨芨草唱歌,羊粪蛋跳舞”这是昔日松山滩的真实写照。松山镇地处祁连山脉毛毛山南麓松山滩草原,以养羊、种植小麦、豌豆和牧草为主,土地资源丰富,草原面积广阔,农牧民收入较低。

通过实施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累计迁入4200户18000余人,目前全镇辖1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有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现有总人口7817户32106人。

全镇共17个帮扶单位5支驻村工作队348名干部联系帮扶858户贫困户,截至目前858户289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2.47%下降为零。

2020年全镇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3130元,较2014年增加9180元。

全镇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836元,较2014年增加3780元,增长93.2%。

数字是最好的佐证。

近年来,松山镇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下足“绣花”功夫,以党建促脱贫攻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牛羊菜菌藜”五大特色主导产业,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较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党建引领  健全贫困群众帮扶机制


以党建带动扶贫、以扶贫助推党建。

松山镇通过配备专职化党支部书记8名,专职村文书11名,扶贫专岗8名,利用村“两委”换届时机,基本实现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全覆盖。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大学生村官、帮扶干部作用,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切实提升群众收入水平。紧扣“三链”目标,建立北部、中部、南部三个联合党支部,全镇共有58名党员带头创办合作社,村“两委”领办合作社17个,示范带动建成藜麦种植基地6个、食用菌种植基地4个、高原夏菜种植基地2个,示范面积达3万亩,约占种植面积的50%。

松山镇扛牢主体责任,先后制定出台了《松山镇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指导文件和政策措施。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坚持脱贫攻坚重大决策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工作亲自督办,切实当好脱贫攻坚的“一线总指挥”。

组织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村两委成员、帮扶责任人,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提高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获得感、满意度。对贫困村和所有农户进行“过筛子”排查,逐户建立问题清单,制定帮扶措施,靠实工作责任,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任务落实落地。


富民产业 提高贫困群众收入水平


松山镇聚焦农牧民急难愁盼问题,围绕弱项短板,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全镇共新建移民点9个,建设安全住房6198套,彻底改善了农牧民群众住房条件。通过新建日供应能力4750立方米供水厂1座,解决了9246户3.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通过新增村组道路210公里,形成“村村通”路网格局,通过架设10千伏线路256公里,0.4千伏线路205公里,所有自然村实现动力电全覆盖。通过安装太阳能路灯2000余盏,实现了重点村组亮化。通过实施造林3000亩,保护水源地2处,绿化村组道路5000亩,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等。

松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俞树军告诉记者,结合实际,确立“135”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实施“订单+保单”农业,力争实现建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示范小镇”。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带贫机制,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6家,带动合作社71家,建成扶贫车间4个,吸纳劳动力560人,有效带动贫困户858户。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共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75家、家庭农场211家、省级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社7家、县级示范社22家。采取“折股量化+按股分红”的方式,把贫困人口产业到户扶持资金折股量化到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或公司,贫困户实现稳定收益,村集体资金累计入股2219万元,累计增加村集体收入221万元,消除了“村集体经济空壳村”。

松山镇坚持把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举办“扶贫知识培训夜校”,在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全面解读产业扶贫、住房安全、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方面的政策内容。组织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村“两委”成员、帮扶责任人入户走访,通过知情会、炕头会等多种形式,面对面宣传惠农政策。开展了“先锋引领 榜样在身边”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深入推进法治扶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补齐短板 夯实贫困群众发展基础


推行“2+3”问题标准并联落实法,全面落实控辍保学、送教上门、“两免一补”、“营养餐”、生源地贷款五项政策措施,全镇有需求的贫困村中小学和幼儿园全覆盖,1486名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无一人失学辍学,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

着力改善医疗卫生基础条件,不折不扣落实好“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报、“一人一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健康扶贫政策,全镇村卫生室全覆盖。

深入开展“危房歼灭战”,对全镇开展了拉网式、地毯式全面摸排,共鉴定房屋928户,完成危房改造122户,易地扶贫搬迁453户,彻底消除了农村危房。

松山镇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促进,落实“十补”措施,努力降低疫情影响,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进一步推广“企业+车间+贫困户”模式,推进产业“扶贫车间”建设,带动贫困人口700余人就地就近务工。积极争取公益性岗位名额,选聘乡村卫生保洁员、交通管护员、生态护林员、扶贫专岗等公益性岗位434人,组织移民群众完成技能培训668人,积极发挥“劳务超市”作用,引导输转富余劳动力440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736人。

扎实开展 “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5+1”专项提升行动,深入开展以“回头看、补短板,打基础、奔小康”为主题的“一个也不能少”关爱行动,全面落实“1+5”防返贫工作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安全饮水覆盖率基本实现全覆盖,自来水入户率达94%,全镇3.2万农村人口喝上了放心水。

在兜底保障政策落实方面,加强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农村低保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全面核对核查,精准认定农村低保对象285户591人,及时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对象精准、公平公正,符合条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建成松山镇敬老院,进一步优化了残疾人和农村老年人托养照护服务。

张智文说:“我们以党建为引领,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以白牦牛和高山细毛羊为主的养殖业,以藜麦、食用菌、高原夏菜为主的种植业,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撸起袖子加油干,用辛勤工作和耕耘共同开启壮美松山发展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