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最美武威人
实干担当,我是追梦人
——记古浪县富民新村党总支书记张延堂
实干担当,我是追梦人
信息来源: 武威日报 作者:张尚梅 甘耀毓 发布日期: 2021-06-12 08:39 浏览次数:

夕阳洒在沙滩,沙滩一地金黄,细风吹过山峦,山峦一片翠绿,小调拂过村道,村道一片清明……古浪县富民新村的六月,家家户户的好日子正如一朵朵鲜花绽放开来……

记者去采访近期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两优一先”拟表彰对象的古浪县富民新村党总支书记张延堂,正是在这艳阳六月。


“干”字担日月


富民新村居住着南部山区8个乡镇的1379户4580名移民群众。来自不同行政区划的移民共同生活在一起,如何凝聚人心,共同脱贫致富?这个村子以117名党员作为阵地,成立4个小区党支部,在党总支的带领下,全村拧成一股绳,卯足劲奔小康。富民新村党总支书记张延堂,是这个村子的“领头雁”“主心骨”。

过去,张延堂住在古浪县南部山区干城乡干城村,那里山大沟深、干旱少雨,老百姓广种薄收,靠天吃饭。

没有出路,张延堂出门学了一手精湛的维修技术后返乡创业,开了一家家用电器修理铺,靠着过硬本领,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致富能手。

有了名气和好口碑,再加上热心肠,2013年,张延堂当选为干城村村委会主任。

上任之际,古浪县正在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干城村被确定为整村搬迁对象,但老百姓不买账。

“鸟不拉屎的地方,搬过去喝‘西北风’吗?”

“祖祖辈辈山里住,搬家不是把根给断了?”

……

“挨了骂,才知道群众为啥不买账。”张延堂分析:年轻人不愿搬,是怕没出路;老人不愿意搬,是故土难离。他号召党员村干部带头作表率,并组织村民代表到黄花滩考察,打消大家的顾虑。

搬迁这个事做好了,就是让“做梦娶媳妇”成为摸得着的现实。

必须干,还得马上干。张延堂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挨家挨户做工作。

把握时机、拿捏火候、见招拆招。“黄花滩处处是产业,宽阔大道通四方。”“哪里能过上好日子,哪里就是咱们的根。”张延堂成了宣传员。

那天,张延堂在村上遇见了赵延桢。张延堂问他多大了?他说四十好几了。张延堂说,四十正当年,得“腾个窝”琢磨着干一番大事。

赵延桢说搬迁没钱,生活并不宽裕的张延堂二话不说借给了他4000元。

头雁领飞,群雁齐飞。2018年年底,干城村实现整村搬迁的目标,张延堂同乡亲们一起搬迁到了富民新村。

不等不靠,依靠自身的努力,赵延桢挪出了穷窝,来到移民新村,种上了日光温室,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一直走不出贫困圈,日子没指望,人心慢慢就凉了,好日子是啥样,做梦也梦不到。”几年前,张延堂发誓,要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如今,他的梦正在一步一步实现。2019年,富民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000元。


“实”字见初心


2019年5月,富民新村召开村民大会,选举村“两委”班子,张延堂在竞职演讲中承诺:“一定要把富民新村建成景美人和百姓福的美丽乡村。”

“张延堂能干事、敢干事,也能干成事。”

“张延堂‘一口唾沫一个钉’。”

……

张延堂高票当选为富民新村党总支书记。当天,他在笔记本上写到:村上都是移民,不会精细化务农;发展产业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贫困户多、光棍多……

每一个字都那么沉重。随后,张延堂组织党员干部走村入户,摸清党员实际情况,借助各村组党员捋顺工作。

党员动员起来,另一个问题更加凸显——过去在山里,由于地理闭塞,大部分党员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普遍一知半解,做起群众工作来懒散蛮干。

“乡亲们拧成了一股绳,党员更应该团结紧密,当好这股绳子最坚硬的绳头。”张延堂说。

为了凝聚推动发展的强劲动能,富民新村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群众议事会为基本载体,采取定期集中学、重温反复学、交流研讨学、书记讲党课、老党员谈初心、观看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富民新村视频短片等方式,强化群众党员的思想引领,画好最大“同心圆”。

人心凝聚,方可大展手脚。近年来,富民新村党总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老百姓的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的殷殷嘱托,坚持思想引领,强“核”聚力,村党组织、产业链党组织“双向”发力,政策扶持、龙头带动、抱团发展“三维”推动,走出了特色产业集群化、集体经济多元化的富民强村新路子。

累计建成日光温室1000多座,养殖暖棚2199座,羊存栏3.2万只、牛存栏2800头……这一组数字,让张延堂潸然泪下。几年来,富民新村围绕党建引领产业振兴,聚焦“8+N”优势主导产业体系建设,聚合资金资源,盘活各类要素,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依托合作社发展,建成牛羊养殖、日光温室、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经济林等种养基地,推动形成了富民新村产业集群。

什么是“穷”?从字形看,就是劳“力”在洞“穴”下,直不起腰,抬不起头。治“穷”,就必须让群众的心热起来、腰直起来、手动起来。如今,张延堂笔记本上记录的难心事,正一个一个得到解决,村民的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移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富民新村党总支还采取“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统筹整合资金,建立牛羊养殖基地,抱团发展实现效益增值,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实现了集体经济快速稳步增长。去年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81.15万元,今年预计收益200万元以上。

昔日,黄沙茫茫戈壁滩;如今,景美人和金沙滩。从始至终,张延堂没忘记当初给村民们许下的承诺。

“将环境绿化美化与发展林业经济、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进一步扮靓扮美扮绿村庄。”张延堂告诉记者,经过三年的努力,如今富民新村共栽植海棠、榆叶梅、红叶李等风景树8000多株;发展庭院经济,注重乔、灌、花、草合理搭配,栽植海棠树、杏树、枣树、沙枣树等1.2万多株,一幅景美人和百姓富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2020年,富民新村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命名为“国家森林乡村”。

树木多了,环境美了,特别是精心打造的海棠路,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村上最大的变化,不是外表,而是内在;不是物质,而是精神。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了,打牌的懒汉、串门的婆娘少了,农家书屋里、电子课堂上,学习党的惠民政策和农技知识的村民越来越多……


“富”字践使命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富民新村时去过的李应川家迎来了两件大喜事。

第一件事,今年年初,李应川将自家的羊养殖规模扩大到200多只,谋划已久的养殖合作社初现雏形;

第二件事,5月21日,在富民新村党总支部会议上,李应川正式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别看我60多岁了,现在正是我大展手脚为群众服务的好时候。”李应川打算,今年要抓紧落实养殖合作社场地建设,当个“领头羊”,带领乡亲们共同发展羊产业。

在张延堂的带领下,富民新村形成了支书领富、党员带富、能人带动、人才助力的良好氛围,书记领办4个项目,党员领办36项任务,致富能人牵头成立12个合作社,挖掘36名种养殖技术能人、“土专家”“田秀才”。

“党员带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抱团’闯市场,激活土地、资金、市场等要素。”张延堂感慨万分,全村上下正努力改变山区耕作旧习惯,富民新村正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集中建设的种植区、养殖区日益成为群众脱贫增收的支柱。“党员好比种子,群众好比土地。我们要在群众中间生根、开花。”张延堂在富民新村第一堂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上通俗易懂的讲述,赢得了阵阵掌声。

村班子从软弱涣散到团结有力,村容户貌变得干净整洁,乡俗民风持续好转,村班子干劲更足了,群众致富路子更宽了,乡村振兴基础更加坚实。富民新村的“蝶变”,让村里人告别了贫穷,然而脱了贫也有可能返贫。对此,张延堂早就打好了“算盘”:在高效农业、绿色农业上做文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富民新村”真真“富民”。

“今天富民新村取得喜人的发展变化,我就如同培养自己的孩子取得好成绩一样有成就感,无论付出过多少心血、汗水都值得,群众脸上的笑容是对我最好的褒奖。”张延堂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