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
特色种植富农家
特色种植富农家
信息来源: 武威日报 作者:高当智 郑金花 发布日期: 2021-07-27 08:25 浏览次数:

近年来,天祝县安远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原夏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夏日,走进天祝县安远镇乌鞘岭村高原夏菜分区轮作示范基地和柳树沟村千亩黄芪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景象,长寿豆、莴笋、娃娃菜、黄芪等长势喜人。

2020年,安远镇按照天祝县委、县政府“小田变大田、旱田变水田、漫灌变滴灌”的“三变”模式和“一户一块田”土地经营模式要求,在乌鞘岭村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实施农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4300亩,种植长寿豆、莴笋、娃娃菜等高原夏菜1790亩,全村种植高原夏菜实现总产值1300余万元。同时,吸纳周边富余劳动力300余人务工,增加劳动收入400余万元。

“高原夏菜我种了4年了,从前年开始,镇上到县上都有补贴,大家的种植积极性很高。今年,国家政策更好了,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配套设施全部支持,真是太好了。”安远镇野狐湾村村民韩相德说。

“今年是第一次种植高原夏菜,去年村里有二三十家种了,效益很可观。今年我也种了十几亩,刚开始不懂,村里办了学习班,镇里的技术员也来田间地头指导,帮我们解决技术上的难题。”正在长寿豆地里拉网的乌鞘岭村村民张海文说。

今年,安远镇以“党建+产业培育”为抓手,积极在全镇推广“三变”+“一户一块田”模式,在乌鞘岭、野狐湾、极乐、大泉头、柳树沟等5个村种植“错峰头”高原夏菜6600亩。其中,乌鞘岭村种植面积由去年的1790亩扩大至2300亩。另外,在8个村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高原夏菜4200余亩,全镇共种植高原夏菜10800亩,把“错峰头”高原夏菜特色产业“万元田”稳步发展成主导产业“万亩田”,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奠定了产业基础。

“野狐湾村今年依托气候冷凉的特点,实施一户一块田的分区农作土地经营模式,高原夏菜长势比较好。按照去年价格,不仅老百姓收入比较好,同时吸纳了80余人的富余劳动力务工,预计务工收入将达到80万元以上。一户一块田的分区农作土地经营模式,为全镇高原夏菜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起到了示范作用。”野狐湾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胡柏生说。

根据天祝县委、县政府持续发展壮大“八大产业”总体部署,安远镇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2021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600亩,建成千亩以上集中连片黄芪种植基地2个。全镇中药材预计可实现产值1200余万元,亩均纯收入达2600元左右。中药材种植基地可吸纳周边无法外出务工妇女及贫困劳力120余人就近务工,实现劳务收入140余万元,人均务工增收达1.2万元。

“现在活好找了,工资天天结清,没有后顾之忧,每天能挣120元,收入不错。”安远村村民鲁春梅说。

“今年全镇在产业培育培优和产业调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按照镇党委、政府三个一万亩+三个五千亩产业结构调整总目标,种植错峰头高原夏菜10800亩,种植中药材5200亩,通过田间地头、网络直播等形式举办培训班10场次,累计培训农民7万多人次。”安远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光斌说。

在镇政府的积极引导下,由地鑫源种植合作社牵头,2家合作社、8家家庭农场和9家岷县种植大户成立了药材种植联合社,实行统一种苗供应、化肥采购、土地流转、分级加工、订单销售,既降低了种植成本,又解决了加工、销售等问题,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今年我们流转了2个村的2000多亩土地,全部种植中药材黄芪,和岷县12家合作社联合在这里统一种植。目前黄芪长势较好,争取有个好收成。”安远镇地鑫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寇志刚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