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
勇担生态报国之责 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我市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勇担生态报国之责 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信息来源: 武威日报 作者:张婷 高德强 发布日期: 2021-08-15 09:10 浏览次数:

八步沙一瞥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举头望去,是明媚的“武威蓝”。

广漠笼翠,碧水泛波——放眼四顾,是怡人的“生态绿”。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近年来,我市坚决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狠下决心、久久为功,多措并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如今,在武威大地上,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在不断延伸,河流碧水荡漾,山脉相连如黛,街道绿树成荫,绿地花草相映……一曲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旋律正在武威大地唱响。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八步沙林场考察“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情况,对八步沙林场防沙治沙工作和“六老汉”治沙群体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八步沙人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把治沙造林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创新模式,大力推进防沙治沙和植树造林,统筹推动特色产业、生态旅游发展,实现了“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体制机制之变、产业经济之变。

近日,记者来到八步沙林场在黄花滩移民区的梭梭嫁接肉苁蓉种植基地,只见人工种植的梭梭、柠条迎风而立,昔日裸露的沙丘已被层层叠叠的绿色植被覆盖。在治理沙漠的同时,八步沙林场探索出了“以农促林,以副养林,以林治沙”的综合发展新路子。

“今年,八步沙林场压沙造林2万多亩,八步沙生态治理区域新增绿化面积22.31万亩,林草植被覆盖度达到60%以上。同时,肉苁蓉种植规模也已经达到了1.06万亩。”第二代治沙人、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副厂长石银山说,今后我们在做大做强梭梭嫁接肉苁蓉产业的基础上,将继续引进既能防风固沙,又能产生一定效益的经济林作物,做到沙漠治理和经济效益双赢。

“沙海绿洲”八步沙是我国西北防治荒漠化历史的一个样本。如今,站在古浪县八步沙林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瞭望塔上,目之所及沃野茵茵、野花遍地,昔日的荒漠变成了绿洲。

近年来,我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推进以祁连山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全力巩固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成果,切实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今年至目前,完成人工造林37.73万亩(其中,防风固沙林25.91万亩)、退化林分修复6.5万亩、治理退化草原31万亩、国土绿化提质增效17.31万亩,实现倍增目标。通道绿化484公里,农田林网建设0.3万亩。营造水源涵养林9.42万亩,完成水涵水保林补植补造1.36万亩。建成民勤县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5.82万亩、古浪县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6.67万亩、古浪县八步沙退化林分修复6万亩。坚持机关干部职工义务压沙造林,组织适龄公民完成义务植树1018万株。探索发展治沙造林新模式,“蚂蚁森林”、大众集团等治沙造林8.75万亩,“全民义务植树网”募捐资金11.7万元。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我市人均占有水资源约700立方米,仅为全省人均的1/2、全国人均的1/3,是全国最缺水的地方。

作为农业大市,水资源严重匮乏,是制约武威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和关键因素。

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率先制定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努力创建节水型社会。我市以水定规模、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大力发展“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节水高效产业,经济发展向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看齐,推进水价改革和水管体制改革,用市场的“无形之手”拧紧全市“水龙头”。

位于民勤县的红崖山水库,被称为“沙海明珠”,是一座沙漠洼地蓄水工程、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为民勤生态治理提供水资源保障,水库面积30平方公里,设计库容1.27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3400平方公里。民勤县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引来无数水鸟嬉戏觅食;红崖山水库吸引无数过往游客流连忘返。

石羊河是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之一。石羊河流域生态安全,关系甘肃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为了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实验站扎根武威十多年,立足武威干旱缺水、沙化严重的生态实情,积极开展农业与生态节水研究,构建了面向生态的流域水资源配置与调控模式。

“多年来,实验站在中国农业大学和武威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校地联动,团结协作,在流域水资源科学配置与高效利用、绿洲农业发展、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互促共赢等方面创造出了喜人的景象,青土湖重现碧波、红崖山尽显绿意,阔别近半个世纪的水鸟群又飞回来了……”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实验站临时党支部书记、硕士生黄航行说。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作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围绕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等主要任务,压紧压实各级责任,综合施策、精准施策,河湖治理保护工作全面推进。在此基础上,我市成立河湖长制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石羊河全国示范河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双组长”负责制,多举措努力把石羊河建设成为造福武威人民的幸福河。

初秋的武威,微风拂过,草木馥郁,花香扑鼻。走在海藏湿地公园的木栈道上,百鸟啁啾、水草轻摇,这样的景象美不胜收。

很多人都还记得这里原来的样子:垃圾成堆,污水满地。就是在这样一块脏乱差的地方,如今建成了一座游人如织的湿地公园。

海藏湿地公园的变化只是武威生态环境转变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生态为底色,以文化显特色,凝聚生态共识,厚植发展根基。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着力实施五大工程,扎实推进八大行动,开创了城市森林公园、森林小游园建设和乡村小游园建设新局面,实现了营造林面积、植树株数、完成投资倍增的目标,呈现出造林绿化质量高、亮点多、成效好的特点。今年至目前,完成城市绿化66.97万平方米、镇区绿化36个,农村村庄绿化149个,创建森林乡村12个,建设乡村森林小游园18个,景区景点绿化14个,产业园区绿化9个。打造了古浪县绿洲小城镇、裴家营高岭新村、黑松驿东山森林公园、双塔至陈家沟荒山绿化,凉州区双城镇、黄羊镇,民勤县大滩镇、重兴镇,天祝县天堂镇、松山镇移民点等绿化典型村镇。

“这两年绿化做得特别好,马路边绿树成荫,绿化带里的花卉五颜六色。湿地公园里,小桥流水,百花争艳,来这里走走,心情舒畅。”家住新城区的李阿姨向记者说起身边的变化,幸福感油然而生。

“近两年,我们感觉城区空气质量好多了。”这是很多凉州城区居民的切身体会。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认真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持标本兼治,强化环境保护执法监管,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全面推行煤改气、煤改电、改炕、改灶和清洁煤替代工程,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制,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从五大工程到八项行动,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到扎实有效落实河湖长制,我市努力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赢的创新发展之路,生态大市建设正在全市上下生动的实践中不断巩固发展。如今,漫步城乡,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荫,绿色在每个角落延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得到了充分彰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等理念,已经全面落实在武威市各项改革和制度建设中;

——环境治理、国土绿化倍增、生态修复领域一项项重点工程频频展开,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文明建设实事一件件落地生根;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核心组合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抑尘、治源、增绿行动持续进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