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武威规划纲要>历史规划
索引号: 11620600MB17515003/2020-0939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组配分类: 历史规划
文件编号: 发文日期: 2020-12-27
成文日期: 2020-12-27 有效性:
中共武威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武威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武威市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20—2023年)》的通知
信息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 2022-01-12 10:16 浏览次数:

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武威市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20—2023年)》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武威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武威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12月25日


武威市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20-2023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筑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人才基础,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20-2023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坚持“人才优先、服务发展、分类培养、统筹兼顾以”的原则,加强党对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的领导,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富民产业培育为目标,健全创新农业农村人才引进、培养、服务、激励机制,优化农业农村人才干事创业环境,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方针,紧紧围绕我市沿山沿沙沿川“三大特色产业带”建设,牛羊猪禽菜果菌药“8+N”特色优势农业体系发展,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以培养农业农村发展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和完善政策体系为保障,突出培养、使用、评价关键环节,加快建设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高素质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二)发展目标。综合采用培育、引进、选拔任用、服务管理、激励等多种方式,着力加强农业农村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等三类人才队伍建设。到2023年底,农业专业技术人才达到2305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达到350人以上,占农业农村专业人才队伍的16.6%;农村实用人才达到5万人以上,增长12%。全市农业农村管理人才质量和能力明显提升。

武威市农业农村人才发展目标(2020—2023年)

(单位:人)

人才类别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专业技术人才

2024

2111

2203

2305

其中:高层次人才

308

3311

361

383

农村实用人才

44394

46374

48454

50534

其中:生产型

34516

36024

37094

38164

经营型

5465

5635

5855

6575

服务型

4413

4715

5505

5795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农业农村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1.主要工作内容。加强农业农村基层管理队伍体系建设,大力选拔、培养、使用政治坚定、专业优秀、综合能力强的“三农”工作干部,优化改善农业农村系统管理人才队伍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持续稳步提高农业农村管理人才队伍质量。

2.重点工作措施。

(1)加强学习培训。立足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根据农业农村管理人才职务及学历层次,分类指导、因人施训,开展多层次专业化农业农村管理人才培训,创新培训方式,组织农业农村管理人才开展异地交流学习、专题研讨等,学习借鉴、推广复制好经验、好做法。

(2)拓宽实践渠道。通过进修深造、交流访问、轮岗培训、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拓宽农业农村管理人才实践锻炼渠道,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服务水平,锻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服务好的农业农村管理人才队伍。

(3)强化基层体系建设。县(区)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与机构编制部门协调定岗、定人、定责,切实加强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机构人员力量,健全完善农经机构,建设与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相适应的农经机构队伍。定期开展“三农”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调研,强化日常考察,加强分析研判,培养选拔素质好、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管理能力强、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

(二)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1.主要工作内容。结合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以提升素质、强化服务为重点,加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力争每年培养引进农业专业技术人才20—30人,到2023年底,全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达到2305人。

2.重点工作措施。

(1)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认真贯彻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和《武威市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条例》,实施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现农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全覆盖。综合利用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等教育培训资源,依托市级科研、推广项目,加大市、县、乡三级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加大人才项目争取实施力度,力争每年实施人才项目2-3个,年培训市、县专业技术人员800-1000人次。

(2)全面落实激励政策。全面落实国家、省、市相关人才激励政策,对艰苦边远地区乡村专业技术人才工作20年以上评聘中级职称、工作30年以上评聘高级职称的,直接聘用到相应岗位,不受本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在专业技术结构比例外单列。加强农技推广和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实行基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倾斜政策。艰苦边远地区县乡事业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专业、年龄等条件,鼓励和引导涉农专业毕业生投身基层农技推广工作。

(3)注重高层次创新人才培育。大力培养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充分发挥其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农业农村领域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加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力度,鼓励支持中青年科技骨干主持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充分发挥科研平台优势,依托甘肃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培养、引进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加强农业领域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为高层次人才最大程度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4)加大引才引智力度。坚持将人才开发与“8+N”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工程和重大科研项目实施急需的生物育种、禽畜繁殖、动植物疫病防控、高效栽培、健康养殖、装备支撑等重点研究领域有机结合起来,及时发布全市农业农村高层次人才引进需求目录,进一步加大引才引智力度。

(5)构建专家服务团队。结合“8+N”特色优势产业,遴选市、前县区岗位专家和科技骨干,每个产业至少组建1个专家服务团队,建成“专家服务团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服务模式,为我市特色产业和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发展提供产业定位、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服务工作。组织市级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党委,积极与国家、省级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对接,主动承接研发和试验、示范等工作,加强学术交流,开展联合攻关。

(6)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服务。按照省委、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切实做好高层次人才“陇原人才服务卡”推荐申报工作,为高层次人才在安家落户、就医保障、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优质高效、简捷便利服务。引进和聘用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本单位没有相应空缺岗位的,经批准可以根据《甘肃省特设岗位设置管理办法》(甘人社通〔2020〕207号)有关规定,申请设置特设岗位,不受常设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实行另册管理,专岗专用。积极鼓励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创造条件,通过《甘肃省特殊人才职称特殊评价暂行办法》晋升专业技术职称。

(三)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1.主要工作内容。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计划,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大力培育生产型、经营型、服务型人才。加强本土农村实用人才的挖掘、培养和使用,鼓励支持农村优秀青年、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军人等返乡创业创新,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1)优化人才结构,稳步增加数量。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大经营型、服务型人才培养力度,推动农村实用人才由单一传统生产型(种养业)人才转向推广应用、农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人才或复合型人才转变;由小生产作坊式人才转向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方面人才转变。坚持面向农业生产一线,注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发现“田秀才”“土专家”,促进农村实用人才数量稳步增加,力争每年培育农村实用人才**人以上,到2023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万人,其中:经营型*万人、服务型*万人。

(2)加强管理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实行动态化、常态化管理,增强管理服务的系统性、精准性。充分利用各类农业服务平台,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政策、技术、信贷、培训等优惠服务,支持实用人才参与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健全完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探索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认定和职称评定工作,分级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积极推荐复合型农村实用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积极开展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农村实用人才表彰奖励工作,多措并举为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有效激发农村实用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促进更多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脱颖而出。

(3)突出素质提升,科学分类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和高素质农民培育为重点,按照“专门机构+多方资源+市场主体”的思路,全方位、分层次培养生产型、经营型和服务型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积极培养生产型实用人才:结合牛羊猪禽菜菌果药等特色主导产业,推行标准化种养技术,培育种养能手;以农产品初加工和储藏环节实用人才为重点,培育农产品加工能手。着力培养经营型实用人才: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休闲观光农业领办人培养力度,提高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组织带动、专业服务和市场应变能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培养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较高素质经营型人才;以农村电商为重点,组建农产品营销网络,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大力培养服务型实用人才: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培养技能带动型人才;加强动物防疫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员等农民技术员培训,培养科技服务型人才;积极培育职业介绍、民事调解、社会秩序维护、农村社会保障等农村社会服务型人才。

2.重点工作措施。

(1)实施农村实用人才重点工程.

——高素质农民培育“万人”计划。以加快提升高素质农民的创新发展能力和生产服务能力为目标,突出培训内容先进性和实用性。分层次、按类型、依产业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创业致富带头人、农村创新创业青年、产业发展带头人、农业经理人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加快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每年培育1000人以上。

——农村实用人才学历提升计划。扎实推进农业农村部100万乡村振兴带头人培养、打造100所人才培养优质校的“双百计划”,将高素质农民培育与农广校等职业院校中高等职业教育对接,推进送教下乡、农学结合和弹性学制,举办农民学历提升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学历层次。

——农村实用人才创业能力提升工程。优化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环境,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参与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种养殖场,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创办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支持发展农村电商,不断提高农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

——农村实用人才技能开发“三百一轮”工程。积极争取实施农业农村部“三百一轮”工程,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突出农村新增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农村妇女和45岁以下农村留守劳动力四个重点群体,深入开展农业技术、劳动技能、市场信息等方面知识培训。争取每年列入全省培训范围,选拔培训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和农机服务专业大户10人以上。依托省、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等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对村干部、植保员、信息员、防疫员等进行对口轮训。

(2)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教育,鼓励职业院校面向“牛羊猪禽菜果菌药”等八大特色产业,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培训教育基地,开展陇原巧手、能工巧匠等技术技能培训,培育高素质农民、农民企业家、“村干部”、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农业科技明白人。大力开展“送教下乡”,结合农民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农业政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旅游、民宿文化艺术等培训。

(3)做优农村实用人才实训基地。结合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利用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园区等资源,建立做优农业实用人才实训基地,开展农业生产、经营、营销等培训,培养带动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有条件的乡镇结合实际建立种植、养殖、果树栽培、农产品加工、农机具操作维修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加大种养大户、农业技术需求人员培训力度。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办科技示范基地、优质农产品示范园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推广应用。

(4)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作力量配备和投入。健全统一规划、分级管理、配套完善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机构、基地和体系,充分发挥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各类培训基地、线上培训资源的作用,动员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现代农业园区等参与培训实训,进一步提升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训水平。发挥农村实用人才懂技术、会管理、信息灵的优势,吸纳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参与实施农村主导产业开发项目,支持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创办“公司+合作社+基地+协会+农户”的五位一体新型农业经营组织。鼓励支持企业在乡村兴办生产车间、就业基地,增加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岗位,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5)创新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机制。

——培养开发机制。逐步建立以素质提升和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综合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布局科学、规模适度、开放有序”的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争取实施省级重点人才项目,持续抓好农村人才培养工作。

——评价发现机制。认真落实《甘肃省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定办法》,采取灵活、务实的评价方式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价认定工作。

——激励保障机制。探索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对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从进修培训、项目审批、信贷发放、土地使用、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对作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在科技奖励、项目申报等方面予以鼓励和支持。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理念,把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增强做好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组织部门指导,农业农村部门牵头,部门相互配合的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机制。市上将成立农业农村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健全完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农业农村人才纳入农业农村工作成效考核范围。

(二)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市、县区财政支持,加大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投入,争取将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民技术员等补贴纳入财政预算,并适度提供补助标准。加大国家农业人才建设重点项目争取力度,用足用好高素质农民培训等项目资金。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用人单位和企业、合作社、个人等社会多元化投入渠道。

(三)强化服务保障。落实国家和市上人才发展各项政策,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创新提供公共服务方式。鼓励各类人才在城乡之间、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双向流动,鼓励各地以正当方式开展人才竞争,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平等参与政府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搭建人才服务平台,支持各类人才服务机构面向农业农村人才开展服务,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制度,为各类人才提供信息检索、政策咨询、就业帮扶、权益保护等服务。

(四)加强典型宣传。加强优秀农业农村人才的评选表彰工作,加大国家、省级农业科技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农牧渔业丰收奖等申报争取力度,持续做好省、市领军人才、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农民及百佳农技员等遴选推荐工作,引导激励广大农业技术人才服务“三农”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报刊、书籍、影视、广播、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优秀农业农村人才典型事迹,着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