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田畦沃野尽美景
——武威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纪实
田畦沃野尽美景
信息来源: 武威日报 作者:王瑾 于芳 发布日期: 2022-11-16 09:03 浏览次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田野,孕育着丰收的希冀;农业,正走出铿锵的步伐。

近年来,武威市准确把握“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新形势,不断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整体联动、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全力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是重点。

武威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立足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禀赋,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提出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牛羊猪禽果菜菌草“8+N”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凉州肉牛、生猪,古浪奶牛、肉羊,民勤蜜瓜、茴香,天祝高原夏菜、藜麦,区域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善、经济效益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市“三大特色产业带”布局基本形成,八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2.3%,为乡村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如何让老百姓有稳定的增收渠道,特别是把家门口的产业培育起来,让群众就近就地实现就业和增收致富,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三大特色产业带”发展,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把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和农民群众、投资者、科技人员等各方面要素聚集到产业链上,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凝聚加快发展合力。

走进古浪县干城乡为民新村秀珍菇种植基地,钢架上一个个菌棒整齐排列,一株株秀珍菇鲜嫩诱人,一阵阵蘑菇清香迎面扑来。工人们正抢抓时节采摘秀珍菇,一派繁忙景象。

古浪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胡天博说:“我们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产业振兴作为重中之重,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接续奋斗、埋头苦干,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预警机制,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完善驻村帮扶机制,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让产业兴起来、乡亲富起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保障粮食安全,稳住农业基本盘,不仅稳住了老百姓的米袋子,带来了幸福生活,也增添了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希望。

凉州区松树镇万亩春小麦种植示范基地,麦田整齐排布,笔直的田埂向远处延伸,阡陌纵横、路通渠连的现代农田景观蔚为壮观。

古浪县泗水镇,田成方、林成行、路相通、渠相连的乡村美景一览无余。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而且通过配套滴灌设施改变了传统渠道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实现了节水节肥、高产稳产、高效利用的目的。

近年来,武威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26万亩。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耕地质量逐年提升,农业生产条件、生产能力和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提高10%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20%,化肥使用量减少30%,亩均节水40%以上,节省人工50%以上。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农业更有看头、农村更有奔头、农民更有甜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植检站副站长李平说:“我们将认真研究学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与现代管理知识,努力提升武威现代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水平,为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袅袅炊烟叙说恬静,一砖一瓦皆成妙景,一处处昔日默默无闻的小村庄逐渐“蝶变”,美丽乡村面貌不断呈现。

今年以来,武威市把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将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统筹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规划引领,全面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一体推进水、电、路、气、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公共服务布局,提升农房设计建造水平,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实施人居环境改善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农村“垃圾革命”“厕所革命”“风貌革命”,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行动,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全面打造善治乡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乡村振兴局局长杨昆山表示,将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建机制强保障防返贫,抓发展兴产业促增收,务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谓之吉;安居乐业,百姓富足,则为安。在武威这片热土上,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一首乡村振兴新曲正在奏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