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其他法定信息>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11622300K42424480N/2022-0426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人社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文件编号:  武人社发〔2022〕212号 发文日期: 2022-07-27
成文日期: 2022-07-27 有效性:
武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对政协武威市五届一次会议第7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2-12-12 10:36 浏览次数:

李广杰、胡小萍、杨林魁委员:

你们在政协武威市五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支持县区技工教育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5所技工院校(武威市劳动服务技工学校、武威市凉州技工学校、甘肃正邦机电技工学校、武威远博技工学校、古浪宏伟技工学校),已全部纳入教育系统招生平台,其中武威市劳动服务技工学校为公办院校,在校学生521人,教职工102名,开设电机电器装配与维修、中式烹调、学前教育、汽车维修、电焊等11个专业,力争到2023年创建烹调和机器人2个优质特色专业其他4所技工学校为民办技工院校,开设铁路客运服务、汽车维修、幼儿教育、护理、烹饪中式烹调、计算机应用与维修、民族音乐与舞蹈、农村电气技术、消防工程技术、汽车驾驶、农村电气技术、供用电技术(电工)、焊接加工(焊工)、机床切削加工(车工)等14个专业,在校师生近千人。

二、主要措施

一是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深入贯彻高端引领、校企合作、多元办学、内涵发展办学理念,以服务全市产业、就业、创业为向导,以创新发展为主线,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深化校企合作,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努力构建与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全力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发展。推动技工院校围绕全市产业发展结构,顺应产业变革趋势,聚焦一带一路、战略新兴产业、康养服务、数字技能等急需紧缺职业及特色传统技艺,优化专业设置上半年,4技工院校新增设专业8,进一步推进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二是提升农村劳动者技能素质。围绕促进脱贫县经济发展和提高重点人群就业能力,聚焦古浪县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民勤县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落实四个不摘的工作要求,加大对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等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突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培训、就业工厂等各类培训培养一批适应全市重点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输送一批符合务工地用工需求的劳动力、帮扶一批返乡农民工实现成功创业,鼓励和激发农村劳动者内生动力,每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5万人次以上,持续推动脱贫县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三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企业选派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参与技工院校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将企业需求融入技能人才培养环节,拓展技工院校生产实习指导教师来源。支持企业与技工院校联合培养技能人才,合作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培育。对纳入培训项目的企业,按照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企业获得的培训补贴资金可在符合相关法律制度条件下自主开支使用。到2025年,全市培养不少于1000名企业新型学徒职工。

四是以技能竞赛为抓手,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深入实施。今年5月,市人社局联合教育、工会等部门,举办了武威市第二届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近200名师生参加了幼儿教育、烹饪、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礼仪风采展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等7个赛项,营造出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全面提升了我市技能人才队伍培养质量,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人社部门积极争取将技工院校纳入全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支持和引导技工院校建设一批符合国家战略需要、与县区主导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特色专业,通过加大招生力度订单培训、对口输送等方式,将培养的高技能实用人才精准输送到所需行业,为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可靠的技能型人才保障。

感谢你们对我市人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对我们的工作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武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72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