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千年梦想 今朝梦圆
——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综述
千年梦想 今朝梦圆
信息来源: 武威日报 作者:甘曜毓 高德强 发布日期: 2022-06-17 08:18 浏览次数: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

“山大沟深苦哈哈,十年九旱干巴巴。”回想起以前的日子,如今已经搬入凉州区邓马营湖移民安置点荣华新村的王永祥感慨万分。

王永祥家原来住在凉州区张义镇沙沟村。该村坐落在群山夹缝中的干沙滩之上,基础设施滞后,生存环境恶劣。王永祥一家人辛辛苦苦几十年,依旧是“贫困赶不走,小康进不来”。

“山上的苦日子真把人过怕了,看病难、孩子上学难,住房条件差,生活条件落后。全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只能靠种庄稼,一年下来收入只够勉强维持家用。”王永祥说。

既然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既然重重大山阻隔了村民公平分享现代化的红利,既然贫困赶不走,小康进不来,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一个字:搬!

一场在武威脱贫史上注定要留下厚重一笔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由此拉开大幕。

近年来,我市对祁连山高海拔贫困山区和生态恶化沙区、干旱区1.51万户5.91万贫困群众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彻底解决了山区贫困群众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培育产业难等突出问题,同时在迁出区退耕还林、自然封育、人工造林恢复生态,探索出了一条高深山区贫困群众易地搬迁脱贫致富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扶贫开发“武威模式”。

大山深处,村民们扶老携幼,背包挎囊,向自家破旧的祖屋和贫瘠的山地告别。眼神里虽然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兴奋和期待。为斩断穷根,他们毅然转身,搬离深山。

从旧居到新房,今非昔比两重天。有电、有自来水,出门就是宽阔的马路,看病方便了,孩子上学也方便了,说起搬出大山的变化,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绿洲小城镇搬迁群众蔡玉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蔡玉芬说:“这些还不算什么,关键是党的政策好。100平方米的楼房只花了1万块钱,这是天大的好事。”

绿洲小城镇居民们陆陆续续搬进的新房,是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一部分。

在“十三五”期间,我市累计建成移民集中安置点45个,新建、购置住房1.51万套,新建、改建学校(幼儿园)12所,建成标准化卫生室52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27个,铺设管道95公里,硬化道路136公里,实现了搬迁群众安全饮水、动力电和光缆网络全覆盖。

“我们在山里生活了大半辈子,交通不便,生活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隐患大,一天天熬日子。”回忆过去的日子,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延堂对生活的这片土地爱恨交加。

干城村,一个被群山环抱的贫困村,放眼望去是连绵不断的群山,村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偏远的地域位置,长期以来,村民们都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这样的现状从2018年干城村实现整村搬迁,有了彻底地改变。

“搬下来后,我们村围绕党建引领产业振兴,推动形成了富民新村产业集群。”张延堂笑着说:“村民的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移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搬家容易搬“心”难。从山里搬进平川,买菜要钱、乘车要钱、水电要钱……样样都要花钱的新生活,不禁让搬迁群众感到担忧,在移民安置区能长期生活下去吗?

易地扶贫搬迁不能一搬了之,加强后续扶持最为关键。土地、山林权益不变群众才放心,配套服务齐全群众才定心,因地制宜搞产业群众才安心,家门口就业挣钱群众才开心。这些工作做好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才能真正融入新家、安居乐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21年以来,我市围绕基础设施提升、产业培育、环境改善等重点内容,制定古浪县黄花滩、天祝县松山滩和凉州区邓马营湖等3个易地扶贫搬迁大型集中安置区后续扶持高质量发展规划,逐户逐人落实后续发展措施,通过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完善全产业链支持措施、土地流转、农村“三变”改革、股份合作等增加搬迁群众收入,通过开发保洁员、护林员、公路养护、水利管护、治安巡逻等公益岗位帮助搬迁群众稳定就业,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搬迁群众稳得住,产业培育是关键支撑,资金哪里来?我市积极争取各方项目资金,围绕安置区发展产业。

——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4000万元,实施天祝县松山滩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落实财政专项扶持资金4930万元,支持实施古浪县康乐新村移民区产业发展、天祝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高原食用菌基地建设、天祝县城北新区移民安置点就业创业便民市场建设等项目。

——承接农业发展银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贷款6.05亿元,支持实施古浪越海现代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生态示范项目、古浪金宇浩睿奶牛养殖项目、天祝臣祥食用菌产业化循环经济示范园项目、民勤纯种湖羊繁育场建设项目、黄花滩调蓄水池等5个后续扶持产业项目。

数据显示,安置区累计建成日光温室8193座、养殖暖棚2.57万座、果蔬保鲜库54座,牛、羊、猪、鸡等畜禽饲养量达到131万头只,食用菌产量6.7万吨,居全省第1位,成为西北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搬迁群众户均达到2种以上增收产业全覆盖,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471元。安置区特色产业实现了从小到大、从有到优、从短到长、从低到高、从粗到精、从弱到强的“六大转变”,搬迁群众获得了持续稳定的产业发展红利。

“扶上马,送一程”。近年来,我市还通过建立信息台账、强化培训服务、设立扶贫车间、开发公益性岗位、实施以工代赈项目等措施,努力实现搬迁群众稳定就业。2021年,输转贫困搬迁劳动力2.3万人次,在安置区设立社区工厂和扶贫车间46家,吸纳带动3900多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做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面向“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搬迁群众,利用村集体经济收益,开发卫生保洁、公益性设施管护、护林员等岗位2120个,助力其实现稳定就业。

“我家里有个病人,时刻需要照顾,不能外出务工,也没办法发展产业,村里了解了我的情况,给我安排公益性岗位,收入不愁了,而且移民区的医疗设施都配备齐全,感觉生活方便得很啊。”谈及现在的生活,天祝县松山滩移民安置区秀杰村村民刘治发乐得合不拢嘴。

要安置更要安稳。搬迁群众能融入,社区治理是根本保证。我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志智双扶,创新管理模式,在安置区成立各级党组织62个、社区自治组织56个,新建行政村9个、社区7个,构建了“党总支+村委会+村监会+群团组织+小区党支部”的“一核多元”基层党组织管理服务体系。同时,深入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脱贫示范户等创评活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广“文明股”分红、“道德储蓄所”、“德治理事会”等好经验、好做法,用积分抵顶物业费用、兑换生活用品,实现了“小积分”改变“大习惯”。

如今,在各个移民安置区,楼房、砖瓦院落星罗棋布,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孩子就近上学,看病也在住地社区,各居民点文化广场上,大爷大妈跳起了广场舞,宽阔笔直的柏油马路打通高质量脱贫“任督二脉”,穿行的车队将农副产品销往各地,搬迁移民拧成一股绳,铆足劲奔小康。

千年梦想,今朝梦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