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绿洲、天堂藏乡、葡萄酒城、凉州会盟纪念地、古浪红色旅游五大旅游品牌,迸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8月15日至16日,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链项目现场观摩活动举行。
近年来,我市文旅系统紧紧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名市目标,落实“三新一高”要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提升文化旅游要素品质,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全力打造“5+N”文化旅游产业链,着力构建要素齐全、产业互通、优势聚集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天空蓝、沙如海、草似毡……金秋八月,武威各景区景点风光旖旎、如诗如画。
在天祝县祁连镇石达坂村,一顶顶白色帐篷在郁郁苍苍的绿植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祁连镇充分发掘民族民俗文化、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品牌民宿,乡村旅游得到有力提升。
“这几年村子变化很大,村容村貌改变了,环境更好了。”石达坂村村民贾福生说,“通过设计改造,我把家打造成了民宿,依靠经营民宿和农家乐有了不错的收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天祝县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俗风情,将旅游与特色农业、生态环境相结合,促进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擦亮了“青藏之眼,绿色天祝”的品牌形象。
沙丘起伏,百草丛生,梭梭、桦木、红柳、沙米等沙生植物和大面积葡萄园、梨园、苹果园等长势喜人、生机勃勃,如今的武威沙漠绿舟生态旅游示范区(沙漠公园)绿意盎然,成为周边市民避暑的好去处。游人既可登上起伏的沙丘,远眺浩瀚的西部大漠自然景观,又可穿行于花草丛中领略鸟语花香的沙漠绿洲风情。
目前,园内正在打造大型沉浸式实景剧本杀,专业影视团队根据实景环境和故事背景进行剧本改写,将沉浸式体验“一秒穿越”演绎到了极致,让景区更添活力。
“不同特色、精彩纷呈,每一个观摩点都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文旅特色优势对游客的吸引力,充分体现了武威文旅产业发展的多元化与丰富性。”甘肃文旅运营集团武威分公司总经理赵安说。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议。观摩人员围绕文旅项目招商、引资、落地等综合配套政策展开了热烈讨论,对全市文旅项目规划、建设情况给予一致肯定,并结合自身县域县情表达了各自的看法。大家表示,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将进一步加大文旅项目招商力度,进一步加快文旅项目建设速度,强化文旅项目保障力度,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两天的学习观摩,让我对全市文旅产业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天祝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张爱花说,“近年来,我市文旅产业业态更加完善,内容更加新颖,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发展前景广阔,为天祝县进一步发展文旅产业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此次观摩既是人文与历史的雄浑交织,也是一次心灵与感官的震撼之旅。”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刘英博表示,此次文旅产业链项目观摩,对历史文化旅游、绿色生态和民族风情旅游、红色文化旅游、康养研学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产业链的18个观摩点现场进行观摩学习,系统总结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要素发展的典型做法,通过找差距,强基础,练内功,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要素完善为核心,以品质提升为动力,凝心聚力抓好项目,形成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助力文化旅游名市建设,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