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凉州区调蓄工程五坝河调蓄水池建设现场
春风浩荡开盛景,项目建设正当时。凉州区水务局把“三抓三促”行动作为推进项目建设的“强引擎”,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立足当前,着眼全年,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倒排工期、压茬推进,抢抓春季施工黄金期,以分秒必争、事不过夜的效率,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奋力实现“开门红”。
日前,记者在凉州区黄羊、西营灌区调蓄工程建设现场看到,大型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工程人员正在进行蓄水池坝体水泥土、土工膜铺设和管道开挖安装,加班加点抢抓工程进度,呈现出一派火热忙碌的施工景象。
“今年2月1日复工以来,我公司承建的黄羊片区13公里连通管线,先后投入40多台机械设备,快马加鞭推进工程建设,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保证管线工程按期完成。”甘肃水利机械化工程有限公司工区负责人苏宝东告诉记者。
凉州区调蓄水池工程建设项目是省列重大项目,也是市列十大民生工程,项目总投资18.12亿元,建设调蓄水池13座,总容积1998.82万立方米,相当于一座南营水库的蓄水。项目分为西营五干片区调蓄水池工程和凉州区调蓄工程两个子项目,西营五干片区调蓄水池工程建设调蓄水池2座,总容积733.82万立方米,配套管网30.3公里,批复投资4.91亿元,该工程于2022年4月完工并蓄水。2022年4月17日开工建设调蓄水池11座(21级水池),总容积1265万立方米,建设水系连通输水工程6项,总长62.34公里,批复总投资13.21亿元。
甘肃水投调蓄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部王兆霖说:“目前,公司承建的11处调蓄水池坝体已基本成型封顶,水系连通及引供水管道开挖安装68公里,累计完成投资6.68亿元。”
凉州区水务局积极做好南部山区抗旱应急调蓄水池和北部沿沙产业发展区调蓄水池谋划布局。结合甘肃省“水盆子”建设计划,按照“向南部山区要绿,向北部沙区要地”思路,依托西营、黄羊、杂木三个灌区水利工程体系,谋划在南部山区修建抗旱应急调蓄水池20座,总容积835万立方米,以提升南部山区水资源调蓄能力和抗旱应急供水能力。在北部沿沙产业发展区修建调蓄水池4座,总调蓄容积2000万立方米,项目建成后,与其他已建水系连通及蓄水设施联合调度,实现区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凉州区水务局规划计划股张玉存介绍:“目前,金山镇抗旱应急调蓄水池工程已开工建设,沿沙产业发展调蓄水池各项前期工作正在加快办理,力争6月底开工建设,两项工程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3亿元以上。”
凉州区水务局严格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四抓一打通”部署要求,着眼优化水资源调度,破解资源性缺水和时空来水分布不均难题,调蓄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将有效提高水资源空间调度能力,改善区域农业生产和生态用水,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项目建设以来,凉州区水务局以开局就决战、起步就冲刺的信心决心,全力跑出水利工程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按照“早动员、早部署、早准备、早落实”的原则,积极与各参建单位沟通协调,对涉及耕地、灌溉渠道的施工路线,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工期,抢进度、保质量,挂图作战,制定详细的时间表、路线图,牢牢把握项目建设的主动权,切实做到“天天有变化、周周有进展”。 坚持“干在当下”和“谋在长远”相统筹,把心思集中在项目上,把目标锁定在项目上,把本领体现在项目上,争分夺秒,保质量、保安全,让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调蓄水池工程建设项目是惠及百万凉州百姓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项目建成运行后,将形成以河流水系为脉络、调蓄水池为骨干、受益村庄和企业为节点的‘四河十三池’水系连通网,打造新时期水资源优化调配的‘凉州样板’,全力保障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凉州区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徐祥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