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20600MB1678016R/2023-0214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林草局 | 组配分类: | 农业农村、林业草原、水务 |
文件编号: | 发文日期: | 2023-05-18 | |
成文日期: | 2023-05-18 | 有效性: |

武威市2022年国土绿化倍增行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精神,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大市,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准确把握“三新一高”要求,聚焦建设“六个新武威”目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坚持规划引领,合理布局绿化空间,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绿,坚持节约优先、量力而行,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全面推行林长制,大力实施“五大工程”,扎实推进“九大行动”,持续开展国土绿化提质增效,多途径增加林草资源总量,着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加快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2022年,全市计划完成营造林33万亩(人工造林20.5万亩,封育8.5万亩,退化林分修复4万亩),退化草原综合治理26万亩,新建城市绿地50万平方米以上,国土绿化提质增效12.52万亩。
二、重点工作
(一)大力实施五大工程
1.祁连山生态恢复工程。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水土保持、林草植被恢复等生态工程,全面提升和增强南部水源涵养林涵养功能。2022年,全市计划营造水源涵养林1.1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凉州区重点以谢河、古城等镇为主,在祁连山浅山区营造水源涵养林0.5万亩;古浪县重点在新堡乡完成封山育林5万亩;天祝县重点以华藏寺、打柴沟、松山、石门、祁连、天堂、抓喜秀龙、东大滩等乡镇,营造水源涵养林0.6万亩。
2.北部防沙治沙工程。围绕构建北方防沙带,实施八步沙区域生态治理规划、民勤生态建设示范区规划,加快推进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全力构筑北部沙区生态防护屏障。2022年,全市计划营造防风固沙林17.9万亩,封沙育林草3.5万亩,退化林分修复4万亩。凉州区营造防风固沙林5万亩,退化林分修复2万亩,重点在北部沙区荣生路、新红路两侧区域实施;民勤县营造防风固沙林2.1万亩,封沙育林草1万亩,退化林分修复0.5万亩,重点在昌宁四方墩滩、红东公路、民昌公路、重兴镇新地、大坝镇勤锋西等重点区域实施;古浪县营造防风固沙林10.8万亩,重点在北部沙区十二道沟、六道沟、八步沙等区域实施;市直林业单位封沙育林草2.5万亩,退化林分修复1.5万亩,重点在石羊河林业总场扎子沟、义粮滩、大滩、苏武山、小坝口、大滩园、泉山等分场及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青土湖放养基地等区域实施。
3.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大力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和修复、河西走廊生态保护和修复、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草原植被恢复等项目,提高草原水源涵养能力,加强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2022年,全市计划完成退化草原综合治理26万亩。凉州区治理退化草原1.6万亩,重点实施区域在南部山区谢河、张义、新华、黄羊、永丰等镇草原区域;民勤县治理退化草原2.2万亩,重点实施区域在东湖镇草原区域;古浪县治理退化草原3.8万亩,重点实施区域在黄羊川、黑松驿、古丰、十八里堡等乡镇草原区域;天祝县治理退化草原18.4万亩,重点实施区域在抓喜秀龙、松山、西大滩、东大滩等乡镇草原区域。
4.森林湿地保护工程。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严格林地草地用途管制和林地定额管理,开展森林督查,严厉查处林草违法案件,案件查处率达100%,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加强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草原防火,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有害生物危害蔓延、不发生森林草原火灾,森林和草原有害生物成灾率分别控制在4‰和10%以下,森林和草原火灾受害率分别控制在0.9‰和2‰以下。全面保护40万亩湿地,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生态功能不降低。抓好祁连山冰川、雪山、河流湿地、青土湖旱区湿地、黄案滩荒漠湿地保护,保持湿地原真性,推进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
5.林草产业培育工程。深度推进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建设,发展“8+N”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林草产业。一是发展经济林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新发展经济林上山上坡,鼓励利用“四荒”资源,不与粮争地。强化技术服务与指导,持续推进非耕地上的经济林提质增效,尚处于幼果期和盛果期经济林,要加强抚育管护,切实发挥效益。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兴建冷链贮藏设施,发展精深加工,拓展营销渠道,培树品牌,接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二是大力发展沙产业。发展以枸杞、梭梭接种肉苁蓉为主的沙生中药材,以林药、林菌、林禽为重点的林下经济,以北部沙漠自然景观为优势的沙漠生态观光旅游业。三是稳步发展林木种苗产业。优化种苗产业布局,培育优质种苗,持续推进国家杨树樟子松良种基地建设,造林绿化优良乡土树种使用率达到80%以上。
(二)扎实推进九大行动
1.城市绿化行动。坚持应绿尽绿、破硬增绿、见缝插绿,大力推广市树市花栽植,着力提升城市公园、广场、道路、小游园、机关单位、校园、住宅小区等绿化质量和水平,建设高品质生态绿地,扮靓城市颜值,打造花园中的城市。2022年,全市计划新增城市和县城绿地50万平方米,新建城市森林小游园11个。凉州城区新增绿地26万平方米,城市森林小游园8个;民勤县城新增绿地3万平方米,城市森林小游园2个;古浪县城新增绿地15万平方米;天祝县城新增绿地6万平方米,城市森林小游园1个。
2.村镇绿化行动。开展镇区绿化、村庄绿化和环村林、乡村片林、庭院绿化、“四旁”绿化、森林小游园建设,构建布局合理、配套完善、人文丰富、景观多样的乡村美景,全面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2022年全市计划完成镇区绿化提升21个,绿化面积690亩,农村村庄绿化205个,绿化面积10840亩,争创省级森林小镇5个,新建森林乡村11个,乡村森林小游园57个,村庄绿化率达到50%以上。凉州区完成镇区绿化提升6个,绿化面积60亩,以武南镇白塔村、永丰镇四十里村、和平镇中庄村、谢河镇石岗村、大柳镇大柳村等为重点,完成农村村庄绿化40个,绿化面积960亩,新建森林乡村4个,乡村森林小游园5个,争创清源、金塔2个省级森林小镇;民勤县完成重兴镇、西渠镇等4个镇区绿化提升,绿化面积100亩,以薛百镇上新村、三雷镇建新村、苏武镇橙槽村、收成镇天成村等为重点,完成农村村庄绿化27个,绿化面积300亩,新建森林乡村3个,乡村森林小游园5个;古浪县完成镇区绿化提升9个,绿化面积500亩,以大靖、民权、海子滩、定宁、土门、泗水等乡镇为重点,完成农村村庄绿化80个,绿化面积9000亩,新建乡村森林小游园42个;天祝县完成镇区绿化提升2个,绿化面积30亩,以打柴沟、安远、赛什斯、天堂等乡镇为重点,完成农村村庄绿化58个,绿化面积580亩,新建森林乡村4个,乡村森林小游园5个,争创西大滩、炭山岭、石门3个省级森林小镇。
3.景区景点绿化行动。坚持造林与造景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积极开展景区景点绿化。2022年,全市计划完成景区景点绿化12个,绿化面积750亩。凉州区以沙漠公园、头道槽等为重点,完成景区景点绿化2个,绿化面积50亩;民勤县以苏武沙漠大景区、乡村记忆博物馆等为重点,完成景区景点绿化2个,绿化面积100亩;古浪县以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土门教场村笔架山庄、古浪战役纪念馆、大靖青山寺等为重点,完成景区景点绿化6个,绿化面积300亩;天祝县以本康丹霞景区、祁连冰沟河景区为重点,完成景区景点绿化2个,绿化面积300亩。
4.产业园区绿化行动。以创建绿色生态园区为目标,以行道树、绿篱、花池、绿地等绿化美化为重点,打造花园式生态园区。2022年,全市计划完成园区绿化34个,绿化面积730亩,力争园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凉州区以优然牧业、牧原生猪等为重点,完成产业园区绿化2个,绿化面积30亩;民勤县以红砂岗工业园区、红旗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湖羊纯种繁育场等为重点,完成园区绿化3个,绿化100亩;古浪县以双塔工业园区、土门工业园区、六道沟生态奶牛产业园等为重点,完成园区绿化19个,绿化面积500亩;天祝县以秀珍菇扶贫产业园、种畜繁育研究院、天祝祁连藏药园区、藜麦扶贫产业园等为重点,完成产业园区绿化10个,绿化面积100亩。
5.通道绿化行动。持续抓好高速公路、国省道及农村公路等道路两侧非耕地绿化,通过新建、改造、补种等措施,2022年,全市计划完成通道绿化740公里,绿化面积5670亩。凉州区以境内G569、S316、民武路、金荣路和五和、康宁、张义、古城镇境内适宜绿化的通村道路等为重点,完成通道绿化40公里,绿化面积370亩;民勤县以民湖路、北仙高速公路西渠连接线等境内主要交通干道和各镇通镇、通村道路绿化为重点,完成通道绿化100公里,绿化面积300亩;古浪县以境内S316、G30、国道312线、十条路绿化为重点,完成通道绿化200公里,绿化面积1000亩;天祝县以天景、天互、国道312线等13条重点通道为主,打造400公里风情线,提升改造绿化400公里,绿化面积4000亩。
6.农田林网建设行动。优化农田防护林体系,提高生态防护功能,以乡道、村道和河流沟渠林带作为骨干,科学选择林网树种,优先使用新疆杨、沙枣、樟子松、红柳、毛条等优良乡土树种,对缺株断带、病虫危害的农田防护林带进行更新改造,增加乔灌结合比例,完善提升农田防护林体系,突出高标准农田林网配置。2022年,全市计划新建农田林网500亩,更新改造950亩。凉州区以康宁、松树、五和、西营、九墩等镇为重点,更新改造农田林网450亩;民勤县以蔡旗镇麻家湾村、薛百镇张麻村、双茨科镇小新村等为重点,新建农田防护林500亩;古浪县以横梁乡康宁新村、幸福新村,黄花滩镇麻黄台村、旱石河台村,土门镇宝塔寺村、教场村,永丰滩镇庵门村、新建村,西靖镇圆梦新村、阳光新村等为重点,更新改造农田林网500亩。
7.林草抚育管护行动。严格落实“三分造、七分管”营造林质量要求,加大林木抚育管护力度,靠实林木抚育管护责任,认真落实林木灌水、修剪、除草、施肥、越冬、病虫害防治等抚育管护技术措施,全面提升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切实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加强林草有害生物防治,防治以天牛为主的蛀干害虫2.7万亩、以榆绿毛萤叶甲为主的食叶害虫4.2万亩、鼠兔害26万亩。开展以绿缰菌、白缰菌等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生物防治技术试验,投放花绒寄甲、肿腿蜂,大力防治天牛危害。招引鹰类等鼠类天敌,防治鼠兔害,无公害防治率达80%以上,防治效果达85%以上。认真开展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切实加强松材线虫病检疫执法。加强高原鼢鼠、大沙鼠等草原害鼠和蝗虫、白刺夜蛾、白刺粗角萤叶甲等草原害虫的动态预测预报及灾害预警防控。
8.林草科技创新行动。加强与科研院所交流合作,重点在营造林技术、治理模式、优良树种选育、经济林果无公害标准化栽培、防护效果监测、效益对比分析、造林新材料应用、光肩星天牛生物防治等方面开展试验研究和科技攻关。推广设施葡萄高效优质栽培模式、高标准定植、土壤改良、水肥一体化、机械化耕作、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开展青土湖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估、多年生草种繁育、有害生物普查、草原监测评价、国家级固定点监测等工作。启动草原科技创新和草原生态保护修复专项研究,加强应用性科技成果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加大草品种选育、草种生产、退化草原植被恢复、人工草地建植、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等关键技术研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积极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优良牧草补播改良技术、容器苗造林技术及保水剂、滴灌等高效节水造林技术。
9.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坚持系统观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控生态空间占用,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争取将23万亩国家储备林项目纳入《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21—2025年)》。2022年,全市计划试点建设碳汇储备林5万亩。凉州区在南部古城、谢河等镇浅山区建设碳汇储备林1万亩,民勤县在昌宁、红砂岗等镇建设碳汇储备林1万亩,古浪县在八步沙、西靖镇等建设碳汇储备林2.5万亩,天祝县在天景路、天互路、312国道沿线等区域建设碳汇储备林0.5万亩。
(三)持续开展国土绿化提质增效
按照《武威市国土绿化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抓好通道绿化、城市行道树、农田防护林、治沙造林、退耕还林等的补植补造,2022年,全市计划完成国土绿化提质增效12.52万亩。
1.祁连山水涵水保林补植补造。加快祁连山山体生态修复和矿区植被恢复,对树种选择不合理、成活率达不到国家标准的区域全面补植补造。2022年,全市计划完成水涵水保林补植补造1.06万亩,其中,古浪县古丰、新堡等乡镇1万亩;天祝县松山镇0.06万亩。
2.绿洲防护林提升改造。以通道沿线、城市、镇区、村庄、产业园区、景区景点为重点,对缺株断带、林相残破、病虫危害的林带、林网等进行补植补造,推广多树种混交林,加快提升通道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一是对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通乡通村公路等通道绿化提升改造,完成通道绿化提升改造310公里、0.28万亩,其中,凉州区金河、谢河、五和、洪祥等镇内乡村主干道100公里、0.09万亩;民勤县G569国道、民红一级路等区域100公里、0.09万亩;古浪县省道308线段、316线段等区域100公里、0.09万亩;天祝县安远至哈溪至大红沟、华藏寺至西大滩至朵什、炭山岭至赛什斯至大滩煤矿等区域10公里、0.01万亩。二是对中心城区、小游园、公园绿地、道路两侧进行增绿、补绿,应绿尽绿、见缝插绿,持续增加城市绿量;对造林密度、树种选择不合理的区域进行改造提升,完成城市绿化改造提升42万平方米,其中,凉州区以城区公园、小游园、主干道路等为重点,完成提升改造30万平方米;民勤县城主干道路、东湖公园、人民公园、沙漠公园等区域5万平方米;古浪县城区南出入口道路绿化、西子湾小区、县城主次道路等区域2万平方米;天祝县在人民广场完成绿地景观提升改造5万平方米。三是充分利用村社周边闲散荒地、村内巷道、农村广场、居民庭院、四旁等区域绿化,完成村镇绿化提质改造6100亩,其中,凉州区800亩,民勤县600亩,古浪县4600亩,天祝县100亩。四是开展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物流园区以及设施养殖园区、设施种植园区、农村农产品收储场站等绿化美化,完成园区补植补造300亩,其中,凉州区50亩,民勤县50亩,古浪县200亩。五是按照“添彩增香,提质增效”的要求,对已完成绿化的区域提档升级,完成景区景点改造提升400亩,其中,凉州区100亩,民勤县100亩,古浪县200亩。
3.防风固沙林补植补造。对压沙造林、滩地造林成活率达不到80%的区域进行补植补造,多树种混交;对生长不良、防护功能低下的梭梭、花棒等退化防护林进行补造修复,促进天然更新,优化沙区灌木林结构,确保成活成林见效。2022年,全市计划完成改造提升8.1万亩,其中,凉州区新红路、荣生路、金荣路沿线等区域1万亩;民勤县民昌路、三渠柴湾、青山旅游路等区域5.1万亩;古浪县甘蒙省界十二道沟以东至新修治沙道路交汇处等区域0.8万亩;石羊河林业总场大滩园林场、小坝口分场等区域0.8万亩;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改造提升0.4万亩。
4.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对2016年以来新一轮退耕还林地块苗木成活保存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对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低的地块进行“回头看”,全面开展补植补造,切实提高退耕还林建设质量。2022年,全市计划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2.4万亩,其中,凉州区黄羊、丰乐、九墩、张义等镇0.8万亩;民勤县重兴、昌宁、大坝、夹河等乡镇0.6万亩;古浪县南部山区生态移民迁出区等区域1万亩。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党委、政府要将国土绿化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地方政府年度考核目标,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建设任务,抓好分解落实,按照行业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无缝对接的要求,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乡镇组织实施、林草部门做好技术服务的工作机制,共同推进国土绿化工作。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义务压沙植树,发挥表率示范作用。
(二)创新绿化机制。推行“互联网+植树造林”模式,众筹治沙造林,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林场)、专业大户、林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承担国土绿化,实现国土绿化事业发展多轮驱动高质量发展,建立政府主导、市场配置和公共服务相匹配的国土绿化机制。鼓励企业、个人营造碳汇林,努力增加森林碳指标,积极推进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提高森林质量和稳定性,提升森林的碳汇增量。
(三)加大资金投入。坚持国家投资为主,加大三北防护林、退牧还草、省级财政防沙治沙专项、防沙治沙示范区等重点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市、县区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将国土绿化、防沙治沙等生态环境治理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国土绿化投入机制。
(四)严格造林质量。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和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定绿化用地,实行精准化管理,按照“上图入库”的要求,将造林地块精准落实到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严禁违规占用耕地、草地造林绿化,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格造林技术规程,坚持适地适树原则,科学选择树(草)种,落实种苗“两证一签”制度,高质量编制作业设计,使用优良乡土树种,营造多树种混交林,加大适用技术应用,切实提高造林绿化质量。
(五)广泛宣传发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国土绿化宣传动员力度,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兴传媒和电视、电台、报刊等传统媒介,大力宣传国家、省上和我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宣传我市国土绿化取得的主要成就、先进典型及工作亮点。充分发挥全民义务植树网站作用,提倡网络植树履行法定植树义务,切实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增强全民的爱绿护绿意识。
(六)强化监督考核。市绿委办要加强对国土绿化组织管理、任务完成、管护质量等情况的监督考核,将国土绿化倍增行动列为全市重点工作督查内容加强督导,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对在国土绿化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树为先进典型;对任务完成较差、被动应付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各级林草部门加大督导力度,确保国土绿化倍增行动取得实效。
附件:1.武威市2022年国土绿化倍增行动任务表
2.武威市分区域国土绿化树种指南
附件2
武威市分区域国土绿化树种指南
绿化区域 | 绿化类型 | 乔 木 | 灌 木 | 藤本 | ||
主栽树种 | 搭配树种 | 主栽树(草)种 | 搭配树种 | |||
南 部 祁 连 山 区 | 高山区 | 沙棘、柠条(锦鸡儿)、金露梅、银露梅、垂穗披碱草、早熟禾 | ||||
中山区 |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青杨 | 华北落叶松、白榆、桦树、山杨 | 沙棘、柠条
| 金露梅、银露梅 | ||
浅山区 |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侧柏、青杨、山杨 | 白榆、山杏、油松、侧柏 | 沙棘、柠条 | 柽柳、紫穗槐 | ||
河谷滩地 | 青杨、桦树、山杨 | 华北落叶松、白榆 | 沙棘、河柳 | |||
城区绿化 |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油松、青杨、垂柳、白榆、暴马丁香 | 华北落叶松、垂榆、圆冠榆、紫叶稠李、金叶榆、山杏 | 黄刺玫、红刺玫、小叶水蜡、丁香、榆叶梅、金叶榆、沙地柏 | 金银木、月季、珍珠梅、金银木、月季 | 五叶地锦、葡萄 | |
镇(乡)区 | 祁连圆柏、垂柳、青杨、暴马丁香、山杏 | 油松、白榆、侧柏、旱柳、新疆杨、金叶榆 | 丁香、榆叶梅、红刺玫、小叶水蜡 | 黄刺玫、月季 | 五叶地锦 | |
农村村庄 | 青杨、山杏 | 暴马丁香、油松、侧柏、垂柳、旱柳 | 丁香、榆叶梅、红刺玫 | 黄刺玫、小叶水蜡、月季 | ||
景区景点 | 青海云杉、油松、垂柳、旱柳、圆冠榆、白蜡、垂榆 | 祁连圆柏、侧柏、新疆杨、山杏、山桃、国槐、金叶榆 | 丁香、榆叶梅、红刺玫、黄刺玫、月季 | 小叶水蜡、柽柳 | 五叶地锦、葡萄 | |
产业园区 | 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垂柳、旱柳 | 国槐、油松、金叶榆、 | 丁香、榆叶梅、红刺玫、黄刺玫 | 小叶水蜡、连翘、柽柳、沙地柏 | 五叶地锦 | |
通道绿化 | 青海云杉、青杨、白榆 | 侧柏、山杏 | 柠条、沙棘 | 丁香、榆叶梅、紫穗槐 | ||
中部绿洲灌溉农业区 | 武威城区 | 青海云杉、桧柏、侧柏、油松、樟子松、国槐、香花槐、刺槐、白蜡、垂柳、旱柳、馒头柳、圆冠榆、金叶榆、银白杨、新疆杨、碧桃、海棠、红叶李、山桃 | 臭椿、梓树、丝绵木、沙枣、山楂、杏树、梨树、苹果、桑树、火炬、紫叶稠李、核桃、文冠果 | 小叶水蜡、紫叶矮樱、连翘、榆叶梅、丁香、红刺玫、黄刺玫、月季 | 沙地柏、柽柳、珍珠梅、红瑞木、锦带、风箱果、金银木、紫叶小蘗、绣线菊 | 五叶地锦、山荞麦、葡萄 |
民勤城区 | 桧柏、青海云杉、樟子松、侧柏、国槐、白蜡、馒头柳、垂柳、旱柳、圆冠榆、白榆、金叶榆、新疆杨 | 油松、香花槐、臭椿、丝绵木、沙枣、山楂、梨树、紫叶稠李、文冠果、火炬、红枣 | 小叶水蜡、连翘、榆叶梅、丁香、红刺玫、黄刺玫、沙地柏、沙冬青、月季 | 珍珠梅、红瑞木、锦带、金银木、柽柳 | 五叶地锦、葡萄 | |
镇(乡)区 | 桧柏、侧柏、油松、樟子松、国槐、刺槐、白蜡、垂柳、旱柳、馒头柳、圆冠榆、白榆、金叶榆、新疆杨 | 臭椿、香花槐、银白杨、河北杨、沙枣、山楂、杏树、山桃、梨树、苹果、枣、桑树、紫叶稠李、文冠果 | 小叶水蜡、紫叶矮樱、连翘、榆叶梅、丁香、红刺玫、黄刺玫、月季 | 沙地柏、珍珠梅、红瑞木、锦带、金银木、柽柳 | 五叶地锦、葡萄、山荞麦 | |
农村村庄 | 国槐、白蜡、垂柳、旱柳、馒头柳、圆冠榆、白榆、梨树、杏树、桃树、苹果、新疆杨 | 金叶榆、臭椿、香花槐、沙枣、山楂、桑树、河北杨、文冠果 | 连翘、榆叶梅、丁香、红刺玫、黄刺玫、月季 | 珍珠梅、红瑞木、锦带、枸杞、金银木、柽柳 | 五叶地锦、山荞麦、葡萄 | |
中部绿洲灌溉农业区 | 景区绿化 | 青海云杉、桧柏、侧柏、油松、樟子松、国槐、香花槐、刺槐、白蜡、垂柳、旱柳、馒头柳、圆冠榆、金叶榆、银白杨、新疆杨、碧桃、海棠、红叶李、山桃 | 臭椿、梓树、丝绵木、沙枣、山楂、杏树、梨树、苹果、桑树、紫叶稠李、火炬、核桃、文冠果、胡杨 | 小叶水蜡、紫叶矮樱、连翘、榆叶梅、丁香、红刺玫、黄刺玫、月季 | 沙地柏、柽柳、珍珠梅、红瑞木、锦带、风箱果、金银木、紫叶小檗、花楸、柽柳 | 五叶地锦、山荞麦、葡萄 |
产业园区绿化 | 新疆杨、桧柏、国槐、刺槐、樟子松、馒头柳、圆冠榆、垂柳、旱柳 | 臭椿、河北杨、侧柏、香花槐、金叶榆、白蜡、白榆、沙枣 | 丁香、榆叶梅、红刺玫、小叶水蜡 | 紫叶矮樱、连翘、红瑞木、金银木、柽柳、毛条 | 五叶地锦、山荞麦 | |
通道绿化 | 新疆杨、白榆、国槐、刺槐、青海云杉、樟子松、旱柳 | 油松、桧柏、祁连圆柏、侧柏、河北杨、沙枣、白蜡 | 柽柳、梭梭、丁香、连翘、榆叶梅 | 柽柳、花棒、毛条、金银木 | ||
农田林网 | 新疆杨、白榆、国槐、旱柳、樟子松 | 枣树、杏树、沙枣、侧柏、云杉、油松 | ||||
北部沙区 | 沙区治沙造林 | 梭梭、花棒、柽柳、毛条、沙拐枣、红砂、霸王、白刺 |
备注:具体参照《武威市国土绿化主要造林树种指南》
中共武威市委办公室 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威市2022年国土绿化倍增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