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行时
关于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第十六项问题整改销号情况的公示
关于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第十六项问题整改销号情况的公示
发布日期: 2023-09-13 14:57 浏览次数:

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厅字〔2022〕7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甘办字〔2020〕40号),武威市委、武威市政府(省住建厅)作为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第十六项问题整改实施主体,严格落实整改责任,认真开展整改工作,并经自验复核、省级有关部门现场核查验收,已达到销号标准。经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现将销号情况予以公示。各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对公示的整改验收销号情况进行监督,对发现未达到整改要求或整改情况不实的,可向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办公室反映。公示期为2023年9月13日至9月26日(共10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931)8418642(兼传真)

电子邮箱:zgb8418642@163.com

附件:1.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第十六项问题整改情况

2.关于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十六项整改任务予以销号的意见



中共武威市委    武威市人民政府

2023年9月13日



附件1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

第十六项问题整改情况


问题编号:第十六项

问题表述: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整改工作进展缓慢。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老旧污水管网改造、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及新增污水管网仅完成2020年目标任务的11%、16%和28%。全省91座生活污水处理厂中,仅19个达到一级A标准。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作为整改方案明确的责任单位,部署推进不力,整改进展较慢。

整改目标:城市建成区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各县县城建成区污水管网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城市及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

整改时限:2021年年底前

责任单位:武威市人民政府

整改情况:一是严格落实《武威市城市(县城)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加大污水管网建设与改造力度,全面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凉州城区污水管网覆盖率、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达分别达到95.27%、72.29%、97.6%;民勤县城污水管网覆盖率、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分别达到95.37%、97%、100%;古浪县城污水管网覆盖率、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分别达到95.27%、73.4%、96.27%;天祝县城污水管网覆盖率、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分别达到99.2%、75.66%、99.9%,均达到《武威市城市(县城)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确定的目标要求(管网覆盖率≥95%、污水收集率≥72%、污水处理率≥95%)。

二是组织实施城区及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2021年8月,就古浪县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进展缓慢的问题,向古浪县政府下发《督办函》,督促古浪县查找分析问题症结,加快推进整改落实,尽快完成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至2021年10月底,凉州城区、民勤县城、古浪县城和天祝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全部建成投运,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要求,分别于2019年7月3日、2021年10月20日、2021年10月18日、2020年3月5日完成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三是全力推进污水管网建设与改造,“十三五”期间省上共下达我市污水管网建设与改造任务121.76公里(2017年40公里、2019年50公里、2020年31.76公里),我市实际建设与改造污水管网150.26公里,占任务数的123.4%,超额完成“十三五”污水管网建设与改造任务。“十四五”以来(至2023年8月底)共建设改造污水管网227.45公里。

整改结论:已完成整改。



附件2


关于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第十六项整改任务予以销号的意见


按照《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厅字〔2022〕7号)有关规定,现将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十六项整改任务销号意见反馈如下。

一、现场核查情况

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办公室会同省住建厅逐项对照《甘肃省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确定的整改目标和措施,对整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现场核查,省住建厅于2023年8月11日出具了同意验收销号的意见。经核查,省住建厅通过实施全省污水处理厂运营达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突破行动,指导各地加大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投入力度,2017年全省建设污水配套管网及改造雨污合流管网1157公里,2018年以来,每年通过分解任务,开展不定期督查等措施,有效推进了污水管网建设与改造。全省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7.79%、97.16%,完成了95%、85%的目标任务。全省93座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中,已有86座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占全省总数的92.47%,已完成了全省50%的城市、县城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年度工作目标。各市州组织对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进展缓慢问题进行了调查核实,分析建设滞后的原因,厘清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持续推进整改措施落实。省住建厅严格落实《甘肃省城市(县城)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目标要求,完善污水收集管网,提高再生水利用率、提升污泥无害化水平,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进度,提升设施服务水平。截至“十三五”末,共建设改造污水管网4289公里,“十四五”以来(至2023年7月底)共建设改造污水管网1679公里。综上,《甘肃省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方案》针对该项整改任务确定的4项整改措施已全部落实。

二、验收销号结论

按照《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相关规定,经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办公室审核,认为该项整改任务整改措施已落实,提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城市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的整改目标已基本实现。经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现对该项整改任务予以销号。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继续完善污水管网建设改造。结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警示片反馈问题整改等工作,持续深入对全省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污水管网覆盖、合流制管网改造、老旧管网改造、错混接管网改造情况进行排查,建立管网建设改造台账,分年度制定改造任务并推进实施。兰州市、天水市、临夏州、定西市、陇南市等辖区内仍存在污水溢流或直排等现象的地区,要进一步加大污水管网建设覆盖力度,加强生活污水管网接入服务,确保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二)持续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加快永登县、榆中县、秦州区、卓尼县、迭部县、碌曲县、舟曲县(老城区)等7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进度,尽快实现一级A稳定达标排放;同时,污水处理厂运营负荷率超过90%的地区要尽快实施启动污水处理设施新建或扩容工程,确保生活污水收集及处理能力与服务片区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水环境质量改善要求相匹配。

(三)强化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监管。从2023年上半年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来看,会宁县、通渭县、成县、临夏县、环县污水处理厂还不同程度存在超标排放问题,天水市成纪污水处理厂还存在将生活污水溢流至河道的问题,相关市(州)要进一步加大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管力度,对于存在进水超标、出水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情况,要及时预警研判,采取调蓄、分流处理等措施严防不达标污水直排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