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武威>武威要闻
诗与远方在这里 大美武威等你来
诗与远方在这里 大美武威等你来
信息来源: 武威日报 发布日期: 2024-03-23 09:00 浏览次数:








汉唐天马城

“灿若繁星的五凉文化,恢宏豪迈的天马文化,博大精深的凉州诗词。”汉唐天马城坐落于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武威,依托国家4A级旅游景区——雷台公园,葆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雷台汉墓,是集遗址保护、旅游观光、文化展示、休闲娱乐、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于一体的综合型城市中央文化观光景区。景区内有代表“汉”的大汉赋馆、代表“唐”的凉州词馆以及代表“天马”的天马歌馆,通过搭建不同的主题文化场景,利用VR、AR等现代技术,全方位展现汉文化、凉州诗词文化、天马文化,为游客提供多角度的文化互动体验,感受文化与历史的“碰撞”,寻找文旅跨界深融发展的光明前景。


武威市雷台汉文化博物馆


这是一个遥远的时空,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个神秘的所在,至今都无法完全确定墓主人的身份;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因出土的“铜奔马”而名扬天下。

武威市雷台汉文化博物馆,位于武威市城区内,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有着丰富的汉代历史遗迹及文物,建有天马西来——雷台汉文化陈列馆和全国唯一一个以凉州词为专题的陈列馆。1969年和1996年,在雷台下先后发现两座汉代大型砖室墓葬,其中,一号汉墓出土有包括“铜奔马”在内的各类珍贵文物231件,古钱币近3万枚,被史学界称为一座蕴藏丰富的“地下博物馆”。坐落在雷台汉墓之上的雷台观,是古代祭祀雷神的地方,其建筑雄伟、规模宏大,也是河西重要的道教圣地,1993年雷台观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武威文庙


飞檐凌空,牌匾林立,古树参天,灰瓦红墙。走进文庙,站在庄严、古香的门坊下,仿佛置身于千年前,聆听圣贤的谆谆诲言。

武威文庙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崇文街172号,始建于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河西走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文庙,整个古建筑群由东、中、西三部分组成,东为文昌宫,中为文庙,西为凉州府儒学。整体建筑布局对称,结构严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文庙内最引人注目的是文昌宫桂籍殿外挂着的44块密密麻麻的匾额,内容丰富,书法卓越,雕刻精美,时间最早为清康熙三十四年,最晚为民国二十八年。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亦称凉州石窟,俗名大佛寺、广善寺。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城南50公里处的天梯山北麓,地处凉州区张义镇灯山村,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晚期的北凉(沮渠蒙逊时期),距今有160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被史学界尊誉为“石窟鼻祖”“石窟源头”。

天梯山石窟现存文物有塑像70余尊、壁画300多平方米,有北魏、隋、唐、西夏、汉藏文、西夏文写经等,它是研究我国宗教史、民族史、古代语言文学、古代艺术等方面极为宝贵的史料。天梯山第13窟主尊释迦牟尼造像高28米,大佛巍然端坐,有气吞烟霞、挥斥乾坤之势,大佛左右两侧有迦叶、阿难、文殊、普贤、多闻、广目天王6尊造像,神态逼真,形象各异,塑造精致。窟前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自然人文景观。


凉州三套车


莹白劲道的面条微微泛着玉色,配上两勺卤汤浇头,舀上几勺蒜末和油泼辣椒,就着新鲜出锅的卤肉,喝着香甜的冰糖红枣茯茶。一口面,一口肉,一口茶,便是武威人的一道地道美食凉州“三套车”。

凉州三套车,它由行面、卤肉和茯茶三部分组成,走进主营武威名优小吃“三套车”的北关市场,食客如织,香味和叫卖声此起彼伏,凉州味道扑面而来。

行面,作为三套车的第一套车,面条柔韧有劲,入口爽滑,仿佛在舌尖上跳起一支优美的舞蹈。

卤肉,则是三套车的第二套车,选用优质的猪肉,经过精心炖煮,肉质鲜嫩多汁,香味扑鼻,以其醇厚的味道和丰富的口感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无论是单独品尝还是搭配行面,卤肉都能让人回味无穷。

茯茶,作为三套车的第三套车,选用优质的茯砖茶,加入冰糖、桂圆、核桃仁、红枣、枸杞等精心熬制而成,并且会随着季节变化增减一些配料。茶汤色泽红亮,像红茶,像咖啡,更像葡萄酒,香气浓郁,还有凉州“土咖啡”之美称。


凉州面皮子


“春吃解乏,夏吃清暑,秋吃袪湿,冬吃保暖,醒酒和气”——凉州面皮子,因其制作厚实,独具风味,品相独特,堪称唯一。2015年,凉州面皮子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凉州面皮子用精选面粉制作,面粉中的蛋白质在浸泡洗净过滤后,淀粉经水成为糊状,放入笼屉蒸制成色泽晶莹黄亮、透明如玉的“面皮”,而剩下的蛋白质则蒸成了气孔充足、松软可口的“面筋”,再配以酸、香、蒜味相得益彰的醋卤,这就是一碗地道的凉州面皮子。

仔细瞧去,红、绿、褐、黄、白在碗里集合,美得好似艺术品,一股凉州面皮子特有的香气扑鼻而来。夹一筷入口,面皮爽滑劲道,面筋松软糯香、酸辣合一,一如凉州人的性格。


凉州攻鼓子


“嘿!嘿!嘿!”一阵气势恢宏的呐喊声,一队“黑衣”武士身背红色长鼓,手执枣木鼓棰,在一阵阵由轻而重,由缓而急,初似琤琮流泉,渐如惊雷奔电的隆隆声中击鼓起舞,让人仿佛置身于金戈铁马黄沙滚滚的古战场。

凉州攻鼓子是流传于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鼓乐舞蹈,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也是一种汉唐军旅出征的乐舞。表演者装束一般为黑衣白扣,头戴黑幞帽,上插两支野鸡翎,帽边插扇形白纸花,身穿黑色“十三太保衣”,足蹬快靴,腰挎红色鼓子,双手握鼓槌。

攻鼓子打起来,两人一队,八人一组,跨着走,蹬着打,登高望远,套路多变。表演起来刚健有力,要眼到、手到、神到,仪表潇洒,干净利落,稳健大方,由轻而重,由急到缓,给人以威武雄壮、神秘莫测、粗犷豪放的美感,充分体现了古代武士英勇彪悍、勇往直前的阳刚之美,在当地享有沙漠里的“黑旋风”之称。

凉州攻鼓子作为武威地区古老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传承了历史的信息,更凝聚了武威人民的智慧和精神。震天的鼓声、矫健的身姿、激昂的旋律,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凉州攻鼓子的独特韵味,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一非遗项目的价值和意义。


凉州贤孝


“转轴拨弦两三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作为一种植根于武威民间的古老说唱艺术,凉州贤孝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与艺术感召力。

凉州贤孝是一种古老质朴而又极富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演唱艺术,以述颂古今英雄贤士、淑女烈妇、孝子贤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故事为主,寓隐恶扬善、因果报应、为贤行孝等宗旨,故冠名为贤孝。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演奏者动听的演唱,时而低沉、时而高扬、时而欢乐、时而悲情,观众的心也被这声音紧紧地牵动着,或怒、或喜、或悲、或愁……凉州贤孝唱词以凉州方言为主,通俗幽默、风趣生动、富有哲理,多为五字、七字或十字,其音乐充满着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唱腔曲牌,曲调流畅动听,富于变化,即兴创作性很强,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各种故事人物。


西夏泥活字印刷


活字翻飞映日光,印刷千卷韵悠长。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其中包括雕版印刷和活字版印刷,但泥活字印刷版一直以来缺少相关实物证据,我市西夏考古专家孙寿岭,为科学论证一本1987年出土于武威西夏亥母洞遗址的《维摩诘所说经》(国家一级文物)为泥活字印刷版本,按照毕昇的方法,孙寿岭亲自制作、刻印、烧制、排印泥活字版,第一个鉴定出武威西夏时期的《维摩诘所说经》为泥活字印刷版,并复活了泥活字印刷术,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我国活字印刷术的研究传承作出了新的贡献。


华锐藏族民歌


“天上的星星数不清,华锐的歌儿唱不尽。”华锐藏族民歌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是一种集歌唱娱乐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

华锐藏族民歌是华锐人民传统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体现了华锐人民在历史文化进程中的本质特点,集娱乐性、艺术性、地方性、自发性和民族性于一体。其歌词内容涉及社会生产、生活,民族、宗教文化习俗,相关历史地理及风土人情,从而完整地体现了华锐藏族人民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对自然的广泛认知和顺势适应,对生命的敬畏包容。它的产生根植于广大民众之中,因其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语言朴实、精练,节奏明快,易记易唱,所以它的流传十分广泛。主要在各种大中型节庆宴会和不同性质的生活场合里流存传唱。2008年华锐藏族民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民间音乐类项目。(记者徐燕 王丽 赵东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